首页>检索页>当前

紧跟产业节奏 动态调整专业

深职院培育智能“海豹突击队”

发布时间:2019-05-18 作者:本报记者 刘盾 来源:中国教育报

前不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自我革命”,升级成为人工智能学院,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院也同时闪亮登场,共同深度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深圳战略新兴产业。该院开设了人工智能等专业,今年秋季这些专业将正式对外招生,培育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海豹突击队”。

近年来,深职院根植深圳丰沃的电子信息产业土壤,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无缝对接。该校将深圳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所需,作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技服务重要指南针,为深圳乃至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技术支撑。

专业设置紧随信息化产业“老树开花”

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深职院紧随国家发展战略,2018年,将信息安全专业方向升级为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领的未来已来,我们要捕捉产业人才需求新动态、新趋势,适度超前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抢滩布局新专业;但专业改造升级也不能一哄而上,要踩准现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变动节奏,固守主阵地,选派轻骑兵。”深职院党委书记陈秋明自2016年就高度关注人工智能浪潮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记者了解到,深职院跟随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新锐力量发展节奏,进行前瞻性战略布局,开办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未来先导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调整、停招几个传统专业。

深圳移动应用开发、移动终端及配件开发等岗位人才缺口大,得到产业和考生热捧,深职院快速响应,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由专业方向升级为独立专业。由于该专业切合深圳移动互联产业快速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质量高,因而该专业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

据深职院校长杨欣斌介绍,该校将产业需求、第一志愿录取率、报到率、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数据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倾斜资源,对发展后劲不足的专业进行预警或减招、停招,鼓励新兴专业方向独立招生,倒逼传统专业“老树开新花”。正是依靠专业动态调整等机制,深职院电子信息产业专业设置得以与产业脉搏同频共振。

据统计,近年来深职院已停招微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9个电子信息产业传统专业,为适应人工智能背景下产业发展需求,近五年新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等5个电子信息产业新兴专业。

培育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国工匠”

深职院大数据专业学生还没毕业,知名企业就向他们递出了橄榄枝,工资待遇优厚。这得益于他们在校期间,就拿到了华为认证证书等含金量高的“敲门砖”。

为让每个学生具备人工智能基本素养,深职院人工智能学院将担负起全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重责,并为不同专业学生量身定制教学内容。目前,该院已开发出人工智能相关教材。

针对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两张皮问题,深职院联合信息通信产业企业开展书证一体教学改革。深职院副校长马晓明介绍说,这使得该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课程精准对接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标准,学生毕业时拿到毕业证、行业权威专业认证两个证书。

深职院不但着力给学生奠定厚实的基础,还与企业一同分析岗位所需能力,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企业应用分析能力、项目组织能力等七维能力。由于职业拓展能力强,深职院毕业生麦警中工作没多久,就被安排到三个不同方向的攻关小组,均表现突出。

为给学生打造幸福生活创造能力“练兵场”,深职院不仅引导学生建立软件创新工作室等专业社团,还为创新创业达人修建“造梦空间”,引入政府社会的创新创业资源、平台,助力学生把奇思妙想孵化成产品。

凭借出色的能力,深职院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信息赛项表现突出,多次夺得一等奖、第一名。同时该校多名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也被华为等信息通信巨头聘用,成长为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

“创新星火”助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今年1月,深职院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喜结连理”,共建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研发车载网络技术等领域前沿技术。

近年来,深职院全面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鼓励教师亲近产业、聚焦一线,组大团队、搭大平台,促进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产业化,助力电子信息类企业破解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由于科技服务工作成绩突出,深职院电信学院青年教师王洋在2015年获聘为教授。近三年,他帮多家电子信息企业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拿到约1000万元横向项目经费。

为鼓励教师将“沉睡”论文变为电子信息企业发展“利器”,学校近三年围绕“人、财、物”等影响与制约科研工作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密集出台了11份文件。该校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按照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技术研发型三类,研究制定了不同的考核指标和发展通道。

近年来,深职院整合校内电子信息科研资源,组建科研创新团队,联合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建设工业物联网工程实验室、软件质量及系统安全检测中心等技术创新、服务、培训平台,变“单兵作战”为组团协作。

目前,深职院已主导或参与制定46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获批1574项国家专利授权。自2012年至今,该校科研经费总量达7.52亿元,技术转移项目达2600项。近两年,该校还先后开展30多期云计算等互联网培训,超过3000人次受惠。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18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