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藏千千于芥蒂 蕴奥义尽细微

发布时间:2019-05-27 作者:王文建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朋友荐我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小哲学: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这是一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捷克当代著名哲学家索克尔编著,何文忠、竺琦玫等人翻译的哲学著作。在我的印象里,哲学著作往往大而无象难睹其形,小则能纳须弥难悟其旨,像极了“天书”。“天书”自得“天人”读,像自己这般愚拙似蛙,是断断啃不动的。有了这种心理,几次欲读都没敢展卷。朋友听说后,哂笑不已:“亏你还自诩‘读书人’!”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读书人”,就强逼着自己翻开了这本书,结果竟不忍释卷了。

平淡无奇哲思现

本书名为“哲学”,对天地万物的解读则明显剥掉了苍白空洞、抽象泛论的“外壳”,代之以明白晓畅的语义诠释,可触可闻可感的生活现象与实例展示,使得本书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专业性的哲学著作,倒像是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正如作者在《前言》里所说:“最近一些正面的发展成果鼓舞了我,我想要介绍基于哲学论题和主题的哲学思想。我所采用的方法是现象学,即对我们的经验进行特写分析,但我会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而非诉诸术语。”

通读本书,作者的这一主导思想贯穿始终,言似白话,语近家常,读来无滞涩之感。仅以第一章《哲学:介于科学、艺术和神话之间》为例,在解读哲学的源头“好奇心和理解力”时,索克尔先从一个故事导入:一天,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外出,因过分专注看星不慎坠井。何以如此专注,当然是对晶莹闪亮星星背后所蕴奥秘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泰勒斯开始建构对世界的认知体系。而在阐释哲学、科学和神话的区别与联系时,他则取譬设喻,“科学是哲学的后裔,哲学则是神话的后裔”,进而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对抗性的”述说三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依相存……

老子《道德经》曰,“大道至简”,意谓越是深邃之理越要寓于简论中揭示。本书就是这样“藏千千于芥蒂,蕴奥义尽细微”,笼万端于笔下,立足于小,终极于大,不疾不徐,娓娓而论,“润物细无声”地把哲学的“种子”悄然植于他人头脑的。

认知世界的“蓝本”

“我思故我在”,人之所以为人,是对周围世界有着本能的追根究底探索的欲望,如叶子为什么会落?太阳为什么朝升暮沉?世界与我的对等性体现在哪里……林林总总,繁如星辰,都是激发其探知欲的绝佳客体。而解谜的方法是什么,途径在哪里,本书予以全方位剖析。如在第27章《城市》里,索克尔从城市出现的原因说到城市的功能,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说到盛衰的影响因素,接着笔锋陡转,抖搂出解读城市的“秘诀”绝非为着增长知识的目的,相反却是寻觅精神上的那份舒适和安全的需求,有例为证:“也许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城市’自身,而是在于我们对舒适和安全的需求,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有谁知道,将来又会有多少舒适感和安全感可以长期留存呢?”

“天人合一”,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整体,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哲学的精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先贤孟子由亲人之爱拓展到人类之爱,由人类之爱推及万物之爱。道家领军人物庄子持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世间所有生命同源同种,没有贵贱的差异,属于平等的存在。当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将“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四个境界,其实质也即“天人合一”。在思维多元、转型明显的今天,该如何摆正个人的位置,处理个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本书第32章《人与世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指南”:“科学仅仅让我们认识到人类身上精确和可衡量的‘自然’属性。除了哲学,还有什么可以点明自然的‘人类’属性呢?”“今天,人类面临着为人人设计和实现文明的任务。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只是在等待思想的火花,等待勇敢、智慧、耐心的人能够担起此任。”

借助索克尔的剖析,不必说哲学细胞满身的“大方之家”,即使一个哲学细胞都不具备的“门外汉”,像我一样可以从中学会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如何物我两忘,合二为一,实现“小我”与“大我”的高度契合。

灵魂皈依的“家园”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确实,人从呱呱而诞开始,思维视角便已聚焦至“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生命题的“循环求解轨道”,循沿着这条轨道,人自然会考虑行动,考虑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而这势必会涉及“自由”的界定。这样,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幸福等问题都会如云似的飘来。基于此,索克尔在本书第9章《行动与自由》中,给我们条分缕析了自由的内涵和外延,“自由本身就是最有限制的;唯一可被称为自由的行动是有距离感且经过冷静的头脑而实施的”,可见,自由是自律的产物,是道德准绳的呈现。毫不夸张地说,索克尔鲜明的“自由观”,完全可奉作你我待人处世的圭臬。

当然,人既是自由的,不是处于不停地被追赶、被要求做事的状态,就会更重视价值。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可以赤条条来,绝不可以赤条条去”,无论红男,抑或绿女,来这世上走一遭,怕是都想留下点儿什么的。这“什么”,就是价值。那么,价值是什么,该怎样创造?关于这一点,在本书第22章《价值与金钱》里,索克尔是这样解释的:“价值数不胜数,千姿百态,既有虚无缥缈、昙花一现的,亦有千真万确的,人必须从中选择”,“价值依附在实体上并通过实体显现出来”。毫无疑问,上述这些论述如星、似火,指引着我们用激情放飞梦想之歌。

(作者单位:河南省邓州市花洲实验高中)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27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