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不要再拿平均分难为教师

发布时间:2019-07-04 作者:陈铁 来源:中国教育报

每年学期考试结束后,一些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会把学生考试的平均分看作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师之间也会问对方班级的平均分是多少,家长也关心孩子所在班的考试平均成绩。多元评价已实施多年,但在一些人眼里,平均分依然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特长带来了不小的负面效应。

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的不同等原因,学生各方面的基础、能力、习惯、志向等都有差异,要求所有学生“齐步走”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追求平均分相同或相近确实是强人所难。高校招生过程中,为什么北大、清华等名校要录取顶尖学生,而不录取成绩一般的考生呢?因为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不能适应高难度、大容量的学习,就是录取了也很难毕业。这是根据考生状况来选择学生的一种方式,反映的是一种基本的教育规律。而现今,在基础教育中,虽然各地各学校对考试成绩不再进行排名,却公布各任课教师所教学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显而易见,平均分成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平均分带给教师的压力是巨大的,比如一个班上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考试成绩都很好,唯有两三个学生考得特差,平均分也不会高。在领导和同行眼里,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是不太好。这会导致一些教师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个别差生身上。曾有一位教师讲,他班上有两个学生,怎么教都不会,花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多大效果。有教师承认将近三分之一的精力用在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可班级平均分还是提高不了多少。教育教学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少数学生身上,是不公平的表现。过度追求平均分,不仅消耗了教师大量的精力,让他们做了无用功,也使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对于个别在某一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在其他方面努力培养,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展。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应再把平均分看作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通过淡化平均分给教师减压,从而回归教育常态,才是正途。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19年07月04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