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一次超越国界的文化创新之旅

——第三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国际训练营观察

发布时间:2019-08-24 作者:本报记者 刘亦凡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驱车向澜沧江源头进发,砂石铺成的道路斗折蛇行、黄尘漫天。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四年级女生瑞可萨(Reaksa)和伙伴们坐在车厢里摇晃,并不知道这段路程还有多长。

西宁、玉树、杂多……首次中国之旅的海拔不断升高,气温不断下降。从小生活在热带平原地区的瑞可萨一时难以适应,嘴唇干裂、头疼气喘,时不时要拿出便携式氧气罐吸上几口。

但恶劣的自然环境浇不灭年轻人的热情。草原、戈壁、海子、雪山,还有无人区偶尔闪现的藏羚羊,每一种新奇事物都能收获瑞可萨的掌声和尖叫。

带领澜湄六国青年追溯河流源头,这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系列活动中最令人期待的环节之一。

在世界屋脊,六国青年共话流域治理,也在同行交流中结下友谊。

学生创业经验不足怎么办?

导师提供个性化指导

“突突车在老挝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了,现在仍然是主力交通工具。如果能用新技术盘活它,相信它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YICMG决赛获奖后,老挝国立大学学生腾(Teng)这样描述自己创业项目的初衷。

腾的项目名叫“‘派南孔’突突车APP(应用程序)”,类似于中国的“滴滴出行”系统。项目计划将突突车(一种燃油三轮车,有顶棚,后排设简易座位,可用于载客)等老挝本地交通工具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程序相关联,帮助用户以合适的价格找到适用的车辆。

“我们希望通过项目,增加共享交通工具的使用,缓解交通堵塞问题,减轻车辆排放污染。同时,我们也希望扭转老挝交通在游客心中价格高、不可信的印象,以提振老挝旅游业。”腾说。

引导青年人着眼澜湄流域实际,关注流域内减贫、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是YICMG的初衷。自2015年诞生起,这项由教育部等单位指导、复旦大学等澜湄六国高校及政府机构主办的赛事,已参考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设定的全球性目标,制定了未来15年的主题。2019年1月,第四届YICMG决赛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赛事主题为“绿色消费生产与社会发展”,腾的项目正与此契合。

站在时代变化的风口,提出点子和创意对青年人来说并不困难。那么,在从“创新”走向“创业”的途中,青年人还缺乏哪种素质、哪些资源?

“学生的创新项目要变成创业,首先要有自己的技术,其次是要懂市场。”大赛评委、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李瑞昌说,“现在的学生创业团队,有技术的缺懂市场的人,懂市场的又缺核心技术,两者总是不能兼顾。”

为解决这一问题,自2017年起,YICMG在每年暑期举办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国际训练营,选派国际导师为参赛团队提供个性化指导,并邀请创业专家为选手讲授公开课。

近日,第三届训练营在青海举办,来自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6国8所高校的42名青年学生代表参与。包括腾的项目在内,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旅行伴侣”、中国广西财经学院“云农场”、越南大学“香蕉的色调”、缅甸仰光大学“太阳能农作物干燥系统”等7个项目通过了专家、导师们的评审,将获得YICMG提供的孵化基金。

文化差异的距离怎么缩减?

促青年开展深入交流

长途跋涉7小时后,海拔4800米的澜沧江源头终于揭开了面纱。这是一片望不见边际的草原湿地,大大小小的海子倒映出天空的颜色,偶有几只叫不上名字的水鸟低空盘旋、轻啄水面。

正午时分,太阳端照在头顶,却带不来多少暖意。风拍打着脸,瑞可萨从上到下都裹得严严实实。一路上,她一直在加衣服,背包却没有空,里面塞着青海本地人赠送的礼物——许多条“白色围巾”。

“我只是个普通学生,怎么会有这么隆重的欢迎仪式?!”回想起初到玉树,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为自己戴上“白色围巾”的时刻,瑞可萨仍觉得很惊奇。现在她已经知道,这些“白色围巾”在藏语中叫作“哈达”。被献上哈达,就是被祝福平安、健康、幸运。

除了藏族文化,此次旅程让瑞可萨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拿青海大学来说,学生们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机会,还能在线上获得很多其他领域的知识。而在柬埔寨,这一点还无法实现。”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一路上,靠书本形成的印象被验证,但亲身的体验、面对面的交流让瑞可萨收获更丰。

来自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三年级的赖春梅也有相同的感受。

“我们在和缅甸评委聊天时了解到,东南亚的电商和物流不是很完善,在缅甸,一样东西从下单到收货至少要15天,所以中国能做的项目未必东南亚地区也适合,想很快复制过去是比较困难的。”赖春梅说,假如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单纯在网上查资料,自己可能无法获知这些信息,创业方向也会受到影响。

合作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交流。为促进流域内各国交流的广泛、深入开展,2018年1月澜湄合作领导人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提出了“推动青年交流,打造澜湄青年交流品牌项目”。YICMG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澜湄合作机制,为澜湄六国青年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深入交流的议题,让青年交流不再仅停留于见面“say hello”(打招呼)。

高校实践育人平台怎么建?

志愿服务让学生成长

或许是因为海拔高,夜宿澜沧江源头的那个夜晚,人和天空离得好像特别近。整条银河在天幕流动、闪耀,学生们舍不得进帐篷,披着军大衣围坐一圈,唱歌、讲故事、看星星。

志愿者李垚仍没有闲下来。柬埔寨的一位选手突发身体不适,她忙着倒热水、找队医、做翻译。

李垚是复旦大学国关学院政治学专业研一的学生。作为本届训练营选手组志愿者,她与组内另外两个小伙伴一起负责42名选手的联络工作。溯源活动中,她按分配与柬埔寨的3名选手同行,时刻关注她们的安全和健康状况。

“行程中会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比如选手身体状况不好不能走了,志愿者就要临时联系调整人员和车辆,这些都是在平淡的学校生活里没有遇到过的。”李垚说,“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一般不会主动去承担组织者的工作。但这次我鼓励自己和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去交流,觉得自己变得开朗了。”

为了充分发挥YICMG的实践育人功能,在大赛及训练营筹备、运行过程中,复旦大学国关学院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建立了一支以学生为主的策划和执行团队。李垚告诉记者,此次训练营除了人员联络外,同学们还参与了开闭幕式筹备、活动设计、选手作品提交等一系列工作,但因为筹备周期长,平摊到每周的工作量不大,因此能够和日常学业兼顾。

“我们学生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时,很多理论和案例都是西方的。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生没有这个实践经历,很难亲身感受和理解。”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季平认为,YICMG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机会。

《中国教育报》2019年08月24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