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理性的闪光

——关于苏轼的《题西林壁》

发布时间:2019-09-04 作者:杨祎 来源:中国教育报

    ■读统编语文 品传统文化⑧

唐诗与宋诗,是古代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所谓诗分唐宋,既分于朝代,亦分于风格。正如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所谈到的:“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这一论断,继承了南宋诗论家严羽的“断代论诗”说而有所发展,也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种下了对唐宋诗歌的第一印象。

有宋一代,偃武修文,士风蔚起,在诗、词、文等各领域都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印记。然而,即便是在那个群星闪耀的时代,也无法掩盖苏轼那卓然于群的天赋与成就。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宋人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这是宋诗的时代风貌,同时也是苏诗的创作特点。编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题西林壁》一诗,就充分体现了苏轼“以议论为诗”的艺术水平。

北宋元丰七年年初,贬谪期间的苏轼接到一纸调令,要他从黄州前往汝州任职。根据《苏轼年谱》的记载,苏轼先是在当年四月到达庐山北麓,游览一番后前往筠州与弟弟苏辙相会,之后又在五月返回,途经庐山南麓,与友人再次畅游于山水之间。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苏轼得以遍览庐山南北的景致,他有关庐山的诗作,正是在此期间创作而成的。

《东坡志林》中写道,苏轼刚到庐山的时候,只觉得“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瞤,遂发意不欲作诗”。清代学者郝懿行解释苏轼这种“发意不欲作诗”的想法,是因为他“初接奇胜,目不给瞤,盖其神全而意已夺”,也就是说,诗人的全部注意力都被庐山秀美的风景吸引了,认为自己的笔已经写不出眼前景色的绝妙之处。等到苏轼从筠州返回庐山,和东林寺的广惠禅师一起游览庐山西林时,他差不多已经把庐山玩了个遍,最后提笔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毕,诗人自称“仆庐山诗尽于此矣”。此时,距离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已有将近五年的时间。这时的苏轼,已经从春风得意的苏子瞻,脱胎换骨成了躬耕于田的东坡先生,他正逐渐从笔祸的打击中恢复着精神,而不朽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也已在两年前问世。可以说,在这个阶段,苏轼的文学创作已经进入了集大成的高峰时期。这首《题西林壁》,代表着他在理性思辨层面上达到了又一高度。

诗的前两句,平实自然地写出了游山所见。庐山峰峦起伏,景色千姿百态,人所处的位置一旦变化,所见的景物也就各有不同,“远近高低”凝练地表达出了不同视角下的不同观感。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写景自然过渡到说理,写的是诗人这段时间游历庐山后的亲身体会。诗人冷静地意识到,人们之所以很难了解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当人在山中时,所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一山一石、一花一木,是局部而非整体,所以才会生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主观感受。由此出发,我们很容易引申出这样的结论:若想观察、掌握事物的全貌,就要跳出片面的视角,从整体来观照,才能获得客观的认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是此理。

这首小诗文字简朴,语言平实,却意味隽永,充满深远的哲思,确实称得上是“庐山诗尽于此”。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辩证性的思维,在九百多年前已经达到如此成熟的地步,不得不令人感到惊喜莫名。近百年来,唐诗作为童蒙读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地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最好的注脚。实际上,宋诗的艺术成就绝不亚于唐诗,清代著名诗论家叶燮就曾以一句话概括中国诗歌的发展历史,并盛赞唐宋诗的成就:“譬诸地之生木然: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蘖,建安诗则生长于拱把,六朝诗则有枝叶,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自宋以后之诗,不过花开而谢,花谢而复开。”但历史上却没有出现过“宋诗三百首”之类的读物。究其原因,不单单在于唐诗的艺术水平之高,更是因为唐诗大多数着意于直抒胸臆式的摹景、抒情、言志,诗中往往充满鲜明灿烂的文学意象和丰沛炙烈的主观情感,更容易为初学者所体会。相比之下,宋诗在情绪的表达上显得较为克制,不仅文字趋于平实,更是在思维深度方面不断挖掘,许多经典作品需要有一定的积累与学养,才能品悟出其中至味。但另一方面,越是深刻的寓意,所用的语言有时越是浅显,《题西林壁》正是这一特点的最佳写照。

苏轼作诗,不事雕琢。他所赞赏的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是要用质朴而晓畅的语言,达到一种前人未曾探索到的诗境,打通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桥梁。写出《题西林壁》的苏轼,已经从失意的黄州,乃至从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突围而出,他不再是独自往来的幽人,不再是拣尽寒枝的孤鸿,也不再是潦草地写下“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的落魄士子。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具象与抽象高度统一在一起,在浅近的文字背后,诗歌的内涵以至诗人的精神世界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诗的后两句已经成为代代传诵的哲理警句。所以,作为宋人说理诗的代表性作品,《题西林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都一直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这也足以彰显其重要意义与价值。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编辑室)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04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