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材整合:历史教师必备的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9-04 作者:雒会龙 来源:中国教育报

善于驾驭教材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通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由之路,这一点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历史教材以时间为主线编写,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变成一本枯燥的流水账,临到期末考试学生只能苦恼地死记硬背。教师只有不被课本捆绑,注重从宏观上把握、灵活处理教材,同时拓展自己的视野,吸纳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让课堂教学推陈出新,讲出新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教材整合,是我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城区学校公开课赛课活动中,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大胆整合教材,让同课异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调整顺序的内容整合

下面我以八年级历史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为例,具体说明一下我在教材整合中所做的努力。教材中共讲了“推进祖国统一”和“日益密切的交往”两个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前后讲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讲到改革开放“两岸三通”;有关武力解放、“和为上计”“停止炮击” “和平统一与一国两制”等内容,教材都按照对台政策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排。但在授课过程中,我没有僵化地固守时间顺序,而是把“九二共识”放在最前面,配上相关“热点”新闻。这有点儿类似于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以彰显它的重要性。以“九二共识”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部分,来分别讲述它的“前世”和“今生”,让学生了解“来龙去脉”,这样做的目的是打破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内容固化的呆板模式。

突出重点的问题整合

重难点问题如何突破,往往是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重难点问题可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归纳整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中的重难点问题是“九二共识”,教师应将这一问题作为统领本课的主线。为此,在学生自学环节未能解决该问题的情况下,我将“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作为学生探究的问题;在新课导入时,结合时事热点,从国民党籍高雄市市长韩国瑜“民调”支持度最高入手,分析原因:坚持“九二共识”,给台湾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并结合国台办对韩国瑜大陆之行的介绍来论证。然后,引出“九二共识”,设计出“九二共识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和“九二共识开创两岸关系美好未来”两个主题,以这两部分来实现对本课内容全覆盖。

释疑解惑的知识整合

“一国两制”概念与内容,不只是历史学科的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也有涉及,我在备课过程中认真研读了思品课中的相关内容,觉得如果将之纳入历史课中进行整合,能加深学生针对港澳与台湾差别的理解。港澳和台湾同属历史遗留问题,但港澳是西方殖民侵略造成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产物。但是,初中生学科知识背景有限,对于他们来说,“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与“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教学内容,是学习的疑难点。我在课堂上,通过相关内容与史实的重组,给出这样的讲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台独”和外国侵略势力的。为了加深学生对“九二共识”权威性的理解,进一步指出,“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在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的决议中得到确认,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所以说,不坚持“九二共识”也就违反了国际法。以上内容恰好是《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中没有,但却是学生存在疑惑的地方。

从《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的课例中,不难看出,对教材各方面的整合实现了“跳出课本看课本”,让教学设计更加新颖、课堂教学更加系统化,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04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