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梁丹)“2018年,全国有11154名残疾人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比2012年增长了54%。我国已有61所普通本科高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一万余人。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近日,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我来北京上大学”2019年大学新生座谈会上,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说。
座谈会上,8名残疾人大学新生就残疾人高考和残疾人高等教育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大一新生小刘是一名先天右手三级残疾的残障人士,她说:“虽然残疾带给我很多不便,但磨炼了我的毅力,锻炼了克服困难的能力。”
为了方便残疾人士在校生活,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20多所学校相继成立无障碍研究机构,推动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目前,清华已在建筑学院开始着手,对残疾学生入住的公寓和学校图书馆进行高标准、高质量无障碍化改造。”清华大学无障碍研究院副院长孙一平说。
近年来,高等融合教育工作成为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新重点。“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开展相关试点工作,探索高校在残疾人学生招收录取、专业学习、生活服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做法经验。”中国残联教就部教育处林帅华表示。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23日第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