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真正“有心”的课堂什么样

发布时间:2019-11-20 作者:张晓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隔半年,由于学校随堂听课的安排,我再次走进一位年轻教师的语文课堂。该节课讲授的内容是统编本教材五上第五课《搭石》,因是第一课时,教师清楚地安排了相关教学环节。其中,针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阅读要有一定速度”,任课教师进行了重点强调,并规定默读时间和需完成的具体任务。教学中各个对应环节,教师都准备了课件,在屏幕上加以展现。从表面上看,这位教师既关注了本单元具体的语文要素渗透,也切合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可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总是觉得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隔得远远的,教师在一个步骤接一个步骤地走教学流程,学生在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地被动跟随,教师指令、要求、评价学生,学生也只好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其中最缺少的,是课堂中师生之间心与心的碰撞,于是教学仿佛成了生产流水线上缺乏温度的固定流程。

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课堂教学,不也是用心“唤醒灵魂”的过程吗?如果不是,再精彩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我又想起另一件事。一年前本校的一位教师准备参加全区的教学竞赛,试讲过程中骨干教师团队共同参与研课、反复打磨,最后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教案非常精彩。对于比赛获奖,该教师似乎是稳操胜券。可是在比赛现场,虽然教学的环节与预想的一样,可教学效果平平,该教师只是照搬教学预设,忽略了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下课后,这位教师坦言,因为紧张,只想着如何复述教案了,无暇顾及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如果教师的心不在课堂里,怎么能上好一节课呢?最后的比赛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怎样才算把心带入课堂?于永正老师在上《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自己化身为“小稻秧”,让学生走上讲台做“杂草”,学生在与教师的表演中明白了“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等文中词语的意思,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智慧而又不着痕迹。而在古诗《草》的教学中,于老师让学生给奶奶背这首古诗,老师扮演奶奶听后故意说,那么多花不写,为什么要写草呢?又故意将“一岁一枯荣”听成“一岁一窟窿”,让学生来进行解释,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不难看出,每一个教学环节,于老师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智慧地将学习兴趣与学生课堂学习整合在了一起,不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是为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教师带着心走进课堂,也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把心带入课堂,还要在课堂中关注每一名学生的真实学习。如果只关心教学的进程,只关心教案,眼中没有学生,教学就会游离于学生真实需要之外。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新型玻璃》一课时,请一名女生读课文,但这名女生第一遍、第二遍都读错了,于老师并没有着急,而是耐心细致地一遍又一遍地指导,这名学生一直读到第八遍才读得正确流利。在这样的教学场景中,我们看到教师真正把学生放在了心里。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上《最后一片叶子》一课时,针对“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句话,请学生进行批注交流。一名学生的话格外令人动容:“家把爸爸妈妈和我结为一个整体,可是,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都不要我了,我没有了自己的位置。”看着学生流下的泪水,孙老师躬身把这名男孩抱起,一边用纸巾拭去孩子的泪水,一边讲起了珍珠贝的故事。只有经过困难与挫折,每个人的内心才能长出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可以说,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听见心与心相互撞击的声音,这声音多么动人。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真正的好教师,不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与流程,还会真心关注课堂中每一名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并给予最真诚的帮助和支持。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把心带入课堂,才会成就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11月20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