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让美育直抵学生心灵

发布时间:2020-04-16 作者:王殿军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史铁生是清华附中的校友,是清华附中学生们熟悉又陌生的作家。说熟悉,是因为清华附中的学生学习史铁生的文章,阅读了他的很多作品;说陌生,是因为他1967年从清华附中毕业至今已经50余年,2010年12月31日,随着史铁生辞别人间,学生们只能通过文章和照片去了解他,再也无法与他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了。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更促进了学生们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感受生活之美、感悟自然之美和创造生命之美的能力。

作为清华附中的校长,我也读过不少史铁生的作品,当然,没有我的学生们读得多、读得深,我也没能跟学生一起排练和演出《史铁生》这部剧。但是,我曾与史铁生当年的同窗、一起插过队的知青战友、生前好友、研究史铁生的学者等一同观看过学生们的演出。通过观看学生们的戏剧表演,从学生们投入的情感以及他们的现场表现力上,我深受感动,我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清华附中一直重视美育教育,不断致力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么多年的坚持,成效是显著的。一个人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对于他的视野、胸怀、修养、品格等都是非常有影响的,在实现“为领袖人才奠基”这个教育使命的奋斗之路上,我们要更好地发挥美育的巨大作用。

在现实中,有一些美是很难用语言这一种形式完全表达的,它可能是需要静心品味的境界之美,也可能是需要通过动作表达的行为之美,还有可能是蕴含学科内在的需要沉浸其中去享受的结构之美、逻辑之美。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我能感受到数学有简洁的美、有严谨的美、逻辑的美和结构的美。如果教师们都能够从学科教学和教育的行为当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的内在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我想,美育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著名学者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放在学校的美育方面来说,就是在强调: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种事物,都有美的内涵、美的成分。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带领他们去欣赏美,使他们学会用美来涵养自己、改变自己,更让自己有能力创造新的美,让整个世界更美。

史铁生年纪轻轻就双腿瘫痪,他虽然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但是,从他的作品中,学生们却能感受到他强大的精神力量、健全的人格和不屈的拼搏之美。我认为,美育是要塑造精神上全面健康的人,是“立德树人”的很好载体和展现方式。

清华附中的美育教育,在音乐、科技、艺术等学科实施得非常好,在语文和英语学科,主要通过戏剧教育来展现。以前,教师们更多地指导学生们改编名著、表演名著,或是学生自己创作,教师再加以指导和修改。最近,清华附中向东佳老师大胆地尝试自己创作剧本,并在剧中设置了“歌队”,这对语文学科教师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史铁生》这部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受到了史铁生的同学、朋友和部分专业人士的赞扬和好评,参演的学生更是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是美育教育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清华附中培养学生,就是要提供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环境和条件,美育更是如此。向老师自己,也成为学校美育的教材,在他的影响下,编写、创作、表演等素养,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变成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教师自身成为美育课程,就更能带领学生把课程落到实处,让学生喜欢学,愿意参加活动,从而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向老师在《独立与超越——〈史铁生〉之舞台艺术》一书中,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创编剧本的经过和演出情景,我相信,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会和我一样,想亲眼再看一遍学生们的现场演出。

希望这部剧,能成为清华附中的经典,让美育教育直抵心灵。

(作者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16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