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优化学科评估方案 强化人才培养核心地位

发布时间:2020-11-04 作者: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旗煌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专家解读《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

    日前,《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公布,新一轮学科评估工作即将启动。此次学科评估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突出体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坚持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根本遵循,对于战略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此次学科评估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从评估理念、指标体系、评价方式上进行了优化和有益探索。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加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方向性、系统性、过程性、成长性和多元性。

第五轮学科评估将“聚焦立德树人”放在了第一原则,并在具体指标中突出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地位,凸显了学科建设支撑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引导立德树人贯穿整个办学过程,完善和调整了相关二级指标的评价内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科研育人水平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上的优化将引导广大高校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核心,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优化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筑良好的学科生态和人才培养环境。

第五轮学科评估在强化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方面体现了“三个坚持”。

一、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科学人才观。

此次学科评估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指标,把德智体美劳的“五育”要求贯穿“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各个方面。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和导师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通过用人单位调查,加强对毕业生理想信念、品行、劳动价值观等综合素养的考查。在代表性在校生和毕业生信息中,强调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果。这些指标设计,是对学校践行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全面体检。

二、坚持教学基石地位,回归教书育人初心。

为了扭转“重论文、轻育人”不良导向,促进广大高校重视教学工作,第五轮学科评估突出发挥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重要观测点,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将“出版教材质量”调整到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下,明确教材是教学重要载体的定位;改革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方法,重点考察学科在课程建设、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的实际投入和成效。这些正确导向都与教育发展规律相契合。

三、坚持发挥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点亮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之路,将知识学习和科学探索有机结合的主要路径就是科研育人。“重科研轻教学”的讨论持续多年,但多从二者独立的视角争论,长期以来,科研育人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科研育人效果进行评价本应是大学学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受制于标准难量化、效果滞后性的局限,而被长期淡化或忽略。第五轮学科评估打破孤立壁垒,提出“科研育人成效”导向,科研支撑教学的融通理念,增加了科研育人效果这一重要观测点,开启了对科研育人情况评价的有益探索,这在国内外众多学科排名评估中都是前所未有,也是难能可贵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评价改革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第五轮学科评估结合新形势的新要求,继承中创新,引领中发展,指标体系更加完善,评估方法更加成熟。在贯彻教育方针和尊重教育规律方面,更加紧密结合,更加引导有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更加强化人才培养为中心,更加注重育人的成效和质量;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这充分体现了学科评估鲜明的旗帜导向,彰显了“中国特色”学科评估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04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