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常德武陵区加强小规模学校建设——

从“头一份”到“独一份”

发布时间:2020-11-24 作者:本报记者 赖斯捷 通讯员 王静 雷江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出教育局,沿洞庭大道一路前行,几十分钟车程后,一片稻田怀抱之地,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芦荻山乡黄爱学校,坐落于此。

这所拥有13名教师、130名学生的村小,还拥有全新的塑胶跑道、食堂、功能室、实验室和网络联校远程教室等。但区委区政府对这所村小的投入还在加大。

“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要把红色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黄爱学校建成全区的红色教育基地校,让全区中小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让孩子们用实际行动传承革命烈士黄爱的精神!”区委书记莫汉桃在学校调研时,现场拍板,为学校建设再投入1000万元。

一所村小,1000万元投入,这在该区还是“头一份”。在武陵区,享受“头一份”待遇的,不止一所村小。

自五年前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评估后,武陵区累计投入超过6000万元,全面推进“两类”学校和乡村学校“薄改”建设。累计投入近1500万元,建成“1+4”“1+1”网络联校,覆盖所有村小。

同时,该区在中小学生均经费均已比国家标准增加400元,分别达到每生每年1200元、每生每年1000元的基础上,还对不足500人的村小和教学点按500人核定生均经费,有力保障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投入。

“下一步目标是优质均衡”,按照武陵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冰的说法,武陵区现有乡村学校13所,其中7所为20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不多,但却是全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少数”。

如何建好“关键少数”?“头一份”的硬件投入是第一步,“头一份”的队伍建设,则是关键一步。

对学生数200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按照班师比1∶1.7单独核编,并适当倾斜;2015年来,陆续为乡村学校补充教师120名,其中配齐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专任教师44名;乡村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过90%,平均年龄从50岁下降至30岁;送教下乡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全覆盖……

乡村教师住房公积金以3倍基数缴存;乡村学校班主任津贴提标至每月500元;乡村教师教龄工作津贴,按照乡镇工作津贴两倍标准发放;人才津贴以1万元/年的标准,发放给在乡村任教3年以上的城区骨干教师……

但个人的力量有限,怎样将个体凝聚成共同体,推动全区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

武陵区的选择是做强“校园文化”,以文化来凝聚人心。

仍以黄爱学校为例。如果按经济成本测算,区里为这所村小追加1000万元投入,似乎“不划算”,但对于像黄爱学校一样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来说,这种“头一份”重视极为重要。

有了这笔投入,就可以做强已有的红色教育文化品牌,把学校打造成区里所有学校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最终助力这一校园文化品牌,成为全区41所学校中的“独一份”。

从“头一份”到“独一份”,武陵区乡村教育走上优质发展之路:芦山小学专注于阅读;三村小学有一片专种红薯的农耕基地;李白溪小学主攻排球……

当每所村小都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文化标签”,生源增长也就水到渠成。数据显示,仅2020年,全区乡村学校就回流学生63人。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24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