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在线教育

从配角成长为重要支柱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宋萑

发布时间:2020-12-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关键事件

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应于春节后开学的春季学期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为了保障全国两亿多学生安心居家学习,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从硬件平台建设到优质课程资源供给,教育系统打响了一场“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战斗,开始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

实践证明,中国教育顶住了巨大压力,不但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还化危为机,通过在线教育理念的“启蒙”运动,促使全社会达成了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空前共识,为中国教育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埋下了伏笔。 

    在线教育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

疫情之前,在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支持、辅助的地位。

疫情期间,线下教育几乎停滞了,在线教育发挥了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明,在线教育能够在特殊时间点完成教育工作,充分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泛在学习的价值得到进一步认可,即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点学习任何内容。大家对新技术带来的教育理念有切身的体验,真正理解到它意味着什么。未来,泛在学习的价值将愈加彰显。

我们充分认识到学习者的主体价值。广大教师不仅对在线教育,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也得到了深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而不是教书,教书要为育人服务,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撑。传统的教育以传递知识为中心,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感受到不能把线下课堂搬到线上去,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在线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师,让教师去做更多创新性、创造性,辐射到育人方面的工作,可以把知识传递的工作交给在线教育或者资源平台,在线教育有望成为撬动教师教育行为改变以及教育改革的撬点。

同时,我们更充分意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一定是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在在线教育中,家长发挥作用,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成效。

抓住育人改革的契机,实现教育理念的变革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实践,在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重硬件轻软件配套,二是重培训轻实践转化,三是重技术轻理念创新,四是重平台轻资源更新整合,五是重经验轻研究、证据。

解决这些问题,要抓住育人改革的契机,实现教育理念的变革。一直以来,我们更多把教育当作传递知识的过程,推进在线教育的时候也更重视平台建设,更为重视知识传递功能的发挥,但这只是在线教育的一部分。在线教育要充分体现育人目标,就需要教师投身到对学习者的理解,需要与学生进行深度交往。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向支持学习者全面发展的角色转变。未来在线教育政策引导、资源平台建设都需要往这方面努力。

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职前培养方面,要用新技术新方法武装师范生,加强在线教育教学方法、技术融入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同时要加强教师教育者队伍建设;职后培训方面,要更加重视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而且要提高相关培训的实际效果,注重于支持教师在实践中运用新技术新方法。

要重视在线教育研究的产出,必须开展一系列针对在线教育的研究,总结在线教育的规律,系统地探究在线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教师更加专业化地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在线教育一定会是发展的、上升的态势

随着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在线教育会退潮,但这是短暂地调整,疫情中我们的平台、技术都经受了洗礼,教师也在实践中成长了。未来,在线教育将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更多支持,将全面融入教育体系。经过短暂的退潮之后,在线教育一定是发展的、上升的态势,将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当然,我们的教育理念必须升级,要实现从物到人、从教书到育人、从知识传递到真正支持学生学习成长的转变。要重视人的更新,重视让技术融入教育、服务教育,让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共同支撑起我们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总而言之,对于疫情给在线教育带来的影响,我会用八个字来总结:危中有机、理念转型。(本报记者杨三喜采访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8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