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设计用心 部署精心 服务贴心 实施细心

深圳南山区:“四心”课后服务助学生各美其美

发布时间:2021-10-30 作者: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连燕纯 尤业东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孩子自从加入学校的京剧社团后,形体和气质更好了。”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学生吴梦琪嗓音较好,家长董女士曾想帮孩子找一家培训机构,但未能找到合适的。听说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京剧社团,由出身中国戏曲学院的专业教师授课,董女士立马为孩子报了名。

自2016年起,南山区就在深圳率先开展“四点半”课后服务活动。通过设计用心、部署精心、服务贴心、实施细心“四心”,南山区努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为学生提供安全有序、健康向上、公益普惠、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

    精心用信息化赋能课后服务优选资源平台

今年,麒麟小学京剧社团报名火爆。背后原因是学校成立资料审核、专业评审、议价评审小组,引进高质量校外培训机构,高水平打造京剧社团。

如何更好地指导学校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等专业力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后服务项目?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珺表示,南山对课后服务项目加强风险防控,进一步严把准入关。南山认真梳理以往合作机构及项目,仔细甄别培训资质、既往业绩、教师水平等,对其进行严格评审。对采购费用在3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计划,南山区要求学校采购小组货比三家后,提交行政会研究选定。

南山区要求课后服务采购项目以体、音、美、科技、劳技等内容为主。麒麟小学调查了解到,二年级学生家长对体育运动类项目需求较高。学校通过南山区“四点半活动”管理信息平台,了解到一家公司的短式网球项目,场地需求小,可多班级同时开展。在详细了解公司情况后,麒麟小学就引进了该项目。

为便于学校甄别培训机构,南山区在2019年创建“四点半活动”管理信息平台。如今在该平台,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多家培训机构的资质情况、既往业绩、教师专业情况等。南山区教育局借助该平台,全方位监管全区各校课后服务活动项目设置情况、学生参与情况等。

南山区还要求学校对课后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实时评价、认定,对于评价高的项目,学校可以继续选用;对于评价很低的,将会给予警告,甚至拉入黑名单。

    细心将课后服务打造成创新教育的增长点

预防近视课桌、智能垃圾桶等一系列新发明,在南山区麒麟小学学生手中被创造出来。曹书涵、郑雨豪等学生还获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这背后是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与柴火创客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创客社团,为学生提供编程、开源硬件等创客课程。

“我区引导学校充分利用区域科技与创新资源集聚优势,聚智聚力创新开展课后服务,让课后服务成为创新教育新的增长点。”杨珺介绍说,南山区多所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带领学生前往区中小学科普基地、科技馆、高科技企业等地,观摩学习、动手造物,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迅速提升。

为更好地把课后服务打造成学生创新创造的“梦工厂”,南山区不但广泛动员有时间、有志愿、有能力的家长志愿者参与,还循序渐进地发挥好学校教师的关键、主体作用。南山区通过组建多样化课后服务创新师资队伍,从创新企业、培训机构、社区等渠道广泛引入创新教育师资,努力将课后服务打造成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大平台。

    用心、贴心打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快乐大本营”

“今年真的松了一口气,孩子有老师督促辅导,在学校就能完成作业。”今年育才二小在课后服务中增设了自主作业环节,四年级学生杜濮延的妈妈不用再辅导孩子作业到晚上八九点,现在有了更多阅读、弹钢琴等亲子互动时间。

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应该做什么?南山区划清不能出安全事故,不能统一上课补课的红线,努力将指导学生尽可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根据学生的意愿尽可能帮助其发展兴趣特长“两应该”落实到位。南山区顺应家长和学生需求,开展学生自主作业、自主阅读等学习活动,学校科学统筹、合理安排教师进行照看,对个别有需求的学生提供答疑辅导。

南山区将课后服务纳入教育教学整体设计中,一体化安排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课后服务内容,积极打造体现区域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的南山课程图谱,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因材施教地帮学生发展兴趣特长,并将其打造为学校特色品牌的重要增长点。

海滨实验小学一年级(1)班学生王蜜在“我的艺术梦想”调查表写上,“我的艺术梦想是学会拉小提琴”,学校很快就开设了小提琴社团。如今,她和同学一起学夹琴、识谱、练曲子。

为让课后服务助力学生们各美其美,南山努力通过一生一课表、走班制等做法,提升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菜单式”服务。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课后服务实现100%覆盖,已基本惠及所有学生。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30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