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昆明: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1-12-23 作者: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来源:中国教育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领航100 云南篇

编者按:西南联大旧址、潘琰学堂、聂耳故乡……云南昆明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昆明教育系统和在昆省属高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用好革命纪念场馆、建好思政金课,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深入结合,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春城昆明,温润明媚。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里的西南联大旧址上,时时处处都有师生驻足,或仔细阅读碑文,或静穆瞻仰闻一多等爱国民主斗士雕塑,或深切缅怀“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四烈士墓,或参观走访西南联大原教室……历史在这里交汇,精神在这里传承。

西南联大旧址、潘琰学堂、聂耳故乡……昆明是一个有着深厚革命历史和教育传统的城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昆明教育系统和在昆省属高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用好革命纪念场馆、建好思政金课,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深入结合,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用好革命纪念场馆扬精神

在西南联大旧址上,矗立着一块“三绝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纪念碑的正面是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1178字碑文,详尽叙述了西南联大组建历程、南迁经过及历史意义;背面则刻有“西南联大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书录了抗战以来834名西南联大从军学子的名字。除了纪念碑,旧址上还完整保存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李公朴、闻一多衣冠冢以及三校亭、民主草坪等14处历史遗存。

“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要课堂、窗口和阵地,博物馆既承接了校外干部培训、师生爱国主义教育、入党入团仪式等活动,也包揽了校内新生第一课、思政大讲堂等,我们还主动邀请西南联大校友杨振宁等亲身讲述西南联大的故事,组建了由20多名学生组成的宣讲队伍,在服务群众中感悟联大精神。”西南联大博物馆副馆长龙美光说。

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示范点,尽管受疫情影响,2021年西南联大博物馆仍为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社区等单位开展宣讲155场次,接待参观讲解1700多场次7.5万余人。持续开展文物捐赠和口述史采集,编写出版了全省干部教育读本《西南联大教育救国》《闻一多舍生取义》,举办西南联大中共党组织发展历程专题展览。

76年前,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宿舍旧址,文林小学教师潘琰壮烈牺牲。为了缅怀潘琰,历时3年寻访,2018年文林小学“潘琰学堂”揭牌成立。同时,学堂还设有“西南联大文库”,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专门以西南联大相关历史资料、书籍为主要内容的实体资料库。

“学堂自建成起就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学校还建立了潘琰中队学生宣讲团,弘扬潘琰烈士英勇奋斗、忠诚于党、敢于担当、献身使命的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是我们厚积红色文化根基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一面旗帜。”文林小学德育副校长、潘琰中队辅导员毕雪燕说。

在昆明,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开发研究红色遗迹、红色线路,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已成为教育系统的自觉行动。在中华小学的校园里,红色元素随处可见:校史馆里,详细记述了学校出版《少年报》、刻印毛泽东著作、升起昆明第一批五星红旗的光荣历史。在昆明三中的校史陈列室里,记载了云南早期共产党员、革命烈士、三中教师吴澄和赵琴仙的事迹;党建长廊上,呈现着“万名党员进党校”,年轻党团员学习“老山精神”“杨善洲精神”等活动。

建好思政金课育新人

“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小树苗,明天都要长成参天大树。所以我想跟我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是要接我们第二个百年接力棒的,我们要竭尽全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今年教师节,“时代楷模”“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再次走进“张桂梅思政大讲堂”,讲授“开学第一课”。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听张桂梅老师讲开学第一课了,她和女高老师们的坚守深深打动了我。”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卢春彤说。

突出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云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加强思政课及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精心打造全省思想政治教育第一“金课”——“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有机融合贯穿云南故事、云南人物、云南实践,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成长成才,致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云端的思政课、智慧的思政课、走心的思政课”。

勤劳的春种秋收,对自然的崇拜与敬意,对穿山而过的道路修通的喜悦……这是云南艺术学院创作的大型民族舞蹈诗剧《独龙情怀》,全剧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高德荣为原型,诗画般地呈现了独龙族人独特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方式,展现了独龙族人在高德荣的带领下走出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希望之路、幸福之路。

“学校发挥优势,聚焦特色,秉持‘让思政更加艺术,让艺术更加思政’的理念,探寻出了一条艺术学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寓思政教育于专业教育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思政教育,在创作中感受思政教育,在展演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国良介绍。

云南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舞蹈学院教授徐梅介绍,创作过程中,师生深入独龙族居住生活的深山密林,追寻高德荣的脚步,走访他的亲人、同事、朋友,作品既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初心和独龙族人的奋斗精神,也体现了高校创作服务地方、服务人民、与时代共振,坚持守正创新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以《张桂梅》《小萝卜头》《独龙情怀》为代表,云南省艺术学院创作了一批弘扬主旋律价值观的作品,并在国内20余个省市和周边国家巡演。

聚焦教育民生见实效

党史学习教育常学常新,在昆省属高校在学习研讨、专题培训之外,聚焦实干实效,扎实推进解决师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面对学生成绩、证明等打印困难,考研考证电子资源不足,老旧学生宿舍等问题,云南财经大学着力解决。服务学生毕业就业,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化毕业生离校手续,为毕业学生提供两个月免费住宿,为困难学生增加百个勤工助学岗位。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省属高校把服务学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作为办实事、见实效的重点,切实解决师生、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云南省教育厅党史学习教育相关负责人说。

各高校将“我为师生办实事”与学校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推进“十四五”规划相融合,找短板、补弱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云南农业大学组建课程中心、学生中心和教师中心,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制定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推进“双高”建设。

推动党史学习成效走出校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发挥专业优势,在禄劝、双江等6县共61个行政村开展乡村规划工作。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参与核桃产业振兴,编写漾濞县江桥村乡村振兴规划、丽江华坪等乡村振兴规划。云南开放大学为全省118个教学点1.5万名村(社区)干部学员提供优质服务,将课程送到田间地头。昆明医科大学组织各种形式的义诊活动,将义诊宣教送上门。云南财经大学组织师生4000余人次对10个省份、100多个县开展实地调查和评估,调查成果被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多次采用。

“我们将把学史力行体现在具体行动上,着力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弘扬务实作风,注重常态长效,以更实举措解决好群众、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云南省教育厅党史学习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教育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23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