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刘希娅接受中国教育报刊社融媒体访谈

家校社协同实现学生高质量学习

发布时间:2022-03-07 作者:《人民教育》记者 宋佳欣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两会E政录

本报讯(《人民教育》记者 宋佳欣)3月4日,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栏目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和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共同探讨“双减”之后,学生如何高质量学习,在课堂、作业和课后服务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张志勇认为,所谓高质量学习,关键要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均衡的学习结构、适宜的学习方式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质量学习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作业。”刘希娅认为,“双减”之后课堂教学尤为重要,需要重点关注目标的适切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多主体的互动。

在谈到课后服务时,张志勇表示,要统筹好课前学习与课堂学习、课堂教学与作业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统一服务与个性需求以及学校资源与校外资源这几对关系。

“将课后服务与学校课程一体化设计,将课后服务作为培优补差的阵地,丰富课后服务资源,促进学生优势发展等,是保证课后服务优质供给的重要手段。”刘希娅说。

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双减”之后显得格外重要。张志勇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学习,家庭教育需要重视习惯养成、生活教育、课前预习及课后服务沟通等方面。

刘希娅呼吁家长重新思考学习和负担的关系,“学生的高质量学习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而且需要家长发挥重要作用。让我们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一同努力”。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07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