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我正忙着准备晚餐,油锅嗞啦作响,耳中却忽闻儿子稚嫩的歌声响起“长亭外,古道边……”有点儿荒腔走板。儿子靠在沙发上唱得认真投入,我忍不住偷偷笑了笑,还摇了摇头,却不知这细微的举动被儿子那双机灵的眼睛给发现了。儿子停下唱歌,小脸上显出委屈和羞赧:“爸爸,我是不是唱得很难听啊?”那副模样,像极了一只被雨水淋透的孤鸟,瑟缩在枝头,畏惧着世界那无声却锐利的评判。
自那之后,儿子再不肯轻易开口唱歌了。纵使在学校音乐课上,也只是低头默然坐着,嘴唇紧闭。他偶尔瞥见别人欢歌笑语,眼中虽隐隐闪动渴望的光,却总被羞怯的雾霭遮掩,悄然黯淡下去。
我心头不免有些自责。于是,我每日下班回来,无论多疲惫,总会先找到儿子,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孩子,你唱的歌很好听啊,爸爸想听你唱歌了!”起初,他常常垂下头,露出半信半疑的神色。然而我依然如同不知疲倦的园丁,固执地浇灌着那株几乎枯萎的小苗。我还特意带回些小礼物——一把木口琴或者一张歌单,递给他时清晰而认真地说:“你唱的歌比鸟鸣还动听,你分明就是一只可爱的小百灵鸟啊!”
“百灵鸟?”他眼睛睁得圆圆的,似乎这三个字缥缈得如梦幻泡影,让他摸不着头脑。但我分明察觉到,他的眼波深处,有一丝微弱的光点正悄然游移着,像被风吹拂的微弱火苗,在挣扎着重新亮起。
日子如流水般悄然滑过,一天清晨,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爬下床来。他静静地站在窗边,窗外几只小鸟正欢快地鸣唱。他忽地也开口唱了起来,唱的是前几日才听过的《大梦想家》。那歌声初起时还带着怯意,但渐渐竟如火山喷发般有节奏地涌现出来,音准比从前强了很多,调子也清晰入耳了。
后来,他竟主动提出要在家人面前唱歌了。那晚客厅的灯暖暖亮着,他站定后清清嗓子,开口唱了起来。那声音依然稚嫩,却如清泉般流畅自然。一曲唱毕,他眼含期待地问我们:“好听吗?”我立刻用力鼓掌,妻子也惊喜地连连点头。他脸上顿时绽开灿烂笑容,随后又骄傲地补充道:“爸爸说得对,我真是只百灵鸟呢!”——那一瞬间,我看见他小小的身躯变得挺拔而舒展,宛如一棵小树在春风里伸直了腰杆,骄傲地承接着阳光的沐浴。
儿子如今已经开始在音乐班学习唱歌了。原来,赞美是灵魂的调音师,其力量之深沉足以让一个孩子走出自我怀疑的深谷。它如春雨无声润物,悄然间重塑了孩子心中对自我的认知。
(作者系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校学生家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10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