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深圳福田:教研改革撬动保教质量提升

发布时间:2024-05-26 作者:通讯员 连燕纯 魏少容 本报记者 刘盾 来源:中国教育报

“愤怒的火烈鸟”“大力招潮蟹”“黑琵向前冲”……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声,深圳市福田区第六幼儿园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场在红树林举办的运动会。教师设置的比赛项目,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许多家长也积极参与,与孩子们一起从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传递火炬到幼儿园,完成了“红树精神”的传递。

“我园充分利用邻近的红树林生态公园资源,构建‘红树林’园本特色课程,开展了以红树林为主题的运动会。”在福田区第六幼儿园园长曹煜看来,这背后离不开福田区主导的幼儿园课程建设专项提升工程。

近年来,福田区加大学前教育教研改革力度,从教学教研、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等多个层面,实现教科研培一体化改革。全区开展了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系列研修活动,每个学区的优质园轮流开放,通过“现场观摩+专题分享+研讨对话”三段式研修,建立福田区幼儿园优质课程资源库,初步形成了共治共建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

“作为一所新建园的园长,我对园本课程如何建设,以及如何通过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保障后勤安全,都有一些疑问。”曹煜说,他参加了5场高质量发展研修活动,对园本课程建设、后勤安全信息化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观摩学习深圳市第五幼儿园的过程中,我发现该园全面梳理园内外的课程资源,在研究自身现实情况与资源的基础上,确定了亲自然的课程理念,很值得学习。”曹煜说,观摩学习后,他带领老师们对园内外资源进行盘点,发现红树林生态公园、红树林保护区等社区资源都在幼儿园1.5公里半径内,便充分利用家长常带孩子去红树林生态公园活动的契机,把“红树林”作为园本课程资源,将红树林相关元素融入幼儿日常生活、游戏与教学活动。

目前,福田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系列研修活动已举办9期,为建设一支高质量幼儿园师资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所年轻的幼儿园,我们积累了一些课题研究经验。但这些经验多是基于园内自我探索,研究深度和广度都相对有限。我们迫切需要通过教研改革,撬动保教质量提升。”福田区第四幼儿园园长李林英说,此前幼儿园集体教研主要针对新建园教学中的某个问题展开,研什么、怎么研等都是教学管理者“一言堂”,教研频次不固定,教师缺少发声及被看见的机会。

福田区建立了“实践与科研”联合推进研究机制,为幼儿园送来了“及时雨”。“在联合推进机制下,不同园所可以根据不同研究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和角色,取长补短。”李林英说,这种联合推进机制不仅实现了课题目标,也为园所提供了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享经验的平台,加强了不同园所的合作与交流。

基于研究兴趣,福田区第四幼儿园选择了“教研改革”行动研究。作为中心园,该园与实验园、参与园建立了研究共同体。“我园在教研和课题方面,获得了更为系统和专业的指导。同时,我们有了更广泛的交流机会。”李林英表示。

如今,该园教研模式更加科学、系统,为提升整体教育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构建了多种教研模式,比如实验式教研是针对园所需要解决的某个共性问题,由教研员选择一个实验班,进行跟班教研,探索解决路径。此外还有项目式教研、现场式教研、分享式教研。”李林英说。 

为促进保教质量提升,福田区创新构建课题研究联合推进机制,由区教研员带领幼儿园,围绕自主游戏、教研改革等内容开展行动研究。“我区通过组建七大研究共同体,带动每所园开展至少3项行动研究,提升区域保教质量。”福田区学前教育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以课题研究牵头园为核心,凝聚实验园和参与园组成的研究共同体力量,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凝练成果。

据统计,近4年,福田区幼儿园共立项省、市级课题102项,3所园的课程研究成果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023年12月,福田区入选广东省首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6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