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准考证经济”仅是门票优惠还不够

发布时间:2025-07-07 作者:朱昌俊 来源:中国教育报

  随着全国中高考结束,“准考证经济”正掀起2025年文旅消费热潮。有调查显示,高考结束至志愿填报前的“空档期”,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了137%。

  “准考证经济”,实际是景区和毕业生的一种“双向奔赴”。一方面,高考后,不少景区都为毕业生推出了专门的门票优惠政策。如有的为毕业生提供门票5折优惠,有的直接“凭准考证免门票”。另一方面,毕业旅行对毕业生来说,不仅是一次放松身心的机会,更是拓宽视野、了解文化的过程,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刚需”。再加上,刚刚毕业的中学生普遍预算有限,属于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群体,景区的门票优惠,的确对不少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从效果看,这一模式也可以说是较为成功的。如有的景区在门票优惠政策的推动下,高中毕业生约占新增客流的25%—30%。更重要的是,对不少景区而言,通过“定向”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毕业生客群,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游客结构,与年轻人建立持续的联系,助力景区的“年轻化”。同时,淡化对门票收入的依赖,也利于倒逼景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的创新上。

  应该看到,当前年轻人的旅游观念正在发生明显变化。相对于传统旅游侧重的观光需求,年轻游客对于更能满足情绪价值的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有着更多的追求。并且,他们的文旅需求也更多元化、个性化。这些变化要求景区必须要在充分洞察年轻人文旅新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文旅产品的供给和文旅服务方式。

  一定程度上说,一些景区重视发展“准考证经济”,是主动向年轻游客“靠近”的一种积极尝试。不过,仅仅是在门票优惠上做文章显然还不够。毕竟,门票优惠或许能够吸引一些年轻游客的关注,但真正完成由“吸引人”到“留住人”的升级,归根结底还是得拼服务。事实上,近年来一些网红景点乃至网红城市的兴起,不少都与是否能够满足情绪价值的“宠客”服务有关。这样的成功经验,值得更多景区总结参考。其实,目前已有部分景区专门针对毕业生群体推出了研学课程和非遗体验等新的文旅产品。这表明不少景区已经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

  文旅产业还需立足长远,创新构建“体验—产品—服务”的完整体系。如体验设计上要契合年轻人兴趣,可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互动产品;产品内容上应强化社交属性,开发适合打卡分享的场景;服务层面则需提升增值体验,如可联合商家推出航拍、研学等项目,实现文旅发展与年轻人文旅需求满足的双赢。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07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