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日综合消息 今天,全国多地中小学迎来新学期,学生们纷纷走进校园,为此,各地各校开足马力、做好“功课”,多措并举护航开学。
河北:洪涝灾后 如期开学
开学前夕,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小学学生李晓明来到学校,推开校门,只见阳光下的教学楼已经粉刷一新。而就在一个月前,这里曾被山洪淹没,洪水冲垮了部分围墙,师生都为秋季学期能否如期开学担忧,如今眼前的一切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今年入夏以来,受台风及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河北省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4个市18个县(市、区)的293所学校受到不同程度损毁,共涉及在校生20.5万人。洪涝灾害发生后,河北迅速行动,为灾后重建按下“加速键”,确保灾后地区学校能如期在原址正常开学。
“所有受灾学校均能于9月1日在原址开学。”河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湖南:山河不忘 英雄长存
9月1日上午9点,在湖南省临武县第六中学的教室里,多媒体屏幕上正播放着“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山河不会忘记》。当画面中革命先烈的故事出现时,教室里格外安静,只有偶尔的纸笔摩擦声——学生们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感悟。
该课紧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将左权将军《决心书》、赵一曼《写给宁儿的一封信》等史料文物通过组合叙事融入具体历史情境与感人故事之中,通过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情景再现还原历史细节,生动展现抗日英烈的家国情怀和精神伟力。
湖南省2.5万余所学校、近1000万名师生通过屏幕共上了本节“开学第一课”。
上海:新增学位 丰富供给
记者了解到,2025学年,上海市共新开中小学校34所(含新增学段),其中小学7所、初中4所、普通高中6所、完全中学2所、一贯制学校15所;全市新增学位近1.3万个,增量主要集中在5个新城等人口导入区域,以满足周边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
新学年,上海将深入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强化市区优质资源参与对郊区学校的支援和帮扶,大力实施第二轮强校工程,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此外,上海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在动态研判基础教育资源供需平衡需求的同时,探索小班化教学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因材施教”的育人优势,更好地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和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应对未来高中入学高峰,上海印发普通高中建设规划,进一步深入挖潜、积极扩容。
四川:清凉行动 惠及师生
8月上旬,当接近40℃的高温让人望而生畏时,成都市锦江外国语小学班主任兰老师在家长群里发布:学校已经完成电力改造,所有教室的空调都已就位。
原来,成都市教育局将公办中小学空调安装纳入2025年成都市民生实事目标任务,目前,全市已按节点推进1549所学校逾10万台空调的采购安装,按时完成1074所学校电路改造、578所学校电力增容。今秋开学,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室空调全面投入使用。
为降低高温天气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影响,遂宁市、泸州市等地也纷纷实施“教育清凉行动”,为公办学校安装空调。
江西:多措并举 护航成长
从本学期开始,江西全省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需不少于2小时;按每日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的标准,保障孩子充足睡眠时间。
此外,今年,江西省中小学实行校服“一市一款”政策,江西省中小学生校服展示平台公开展示了各设区市校服的款式、价格、投诉渠道。学生平安保险自愿投保,学校和任何机构不得指定公司或强制购买。
(统稿:本报记者 张欣 采写:本报记者 周洪松 阳锡叶 任朝霞 陈朝和 徐光明 通讯员:任宾 李赟 钟兴茂)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02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