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5)班,跑起来,一起锻炼身体好……”在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的家长开放日中,家长与孩子一同跑操的呐喊声,成为学校践行“健康第一”理念的生动写照。该校通过系统化的身体素质强健计划和爱眼护眼工程,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今年初,学校发布《师生身体素质强健计划》,从学校、班级、教师、学生及家长多个层面提出具体目标和任务,特别要求家长督促孩子每晚9点前睡觉,保障充足睡眠。寒假期间,学校制定每日体育锻炼打卡计划,涵盖跳绳、开合跳、仰卧起坐等项目,吸引近4000个家庭积极参与。
每天清晨,学校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开设的自选课程“一米阳光”准时在操场与学生们见面。该课程坚持“自愿、自主、自由”原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运动爱好合理选择运动项目或与同伴共同锻炼。学校提供运动器材、教师指导和分区场地,开展跑步、球类、跳绳、集体游戏等多样化活动,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让清晨的操场充满活力。
学校还出台《校内体育活动2小时行动指南》和《大课间活动方案》,从时间安排、课程结构、场地利用、安全保障及评价机制等方面予以规范,形成学校主导、班主任为主体、体育教师组织、全体教师协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学校明确提出“无体育,不常青”的理念,将体育置于课程核心,让学生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坚决杜绝体育课“无难度、无强度、无对抗”和“不出汗、不喘气、不脏衣”等现象,系统优化从“一米阳光”到体育大课间、阳光体艺“双大课间”等全过程活动。学校通过构建“普惠+兴趣+特长”三级课程体系,建立“一班一品、周赛—校赛—年终总决赛”机制,全面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学校还在场地、师资与管理上持续投入,建立长效机制,科学优化课内外体育活动,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半年来,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整体提高21.78个百分点,肥胖率为零。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视力健康。每天眼保健操时间,教室内的个性化语音提示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正确按穴。学校依托“校长视防工作室”,每学期开展2次全覆盖视力及屈光自测,建立电子视力档案,通过武汉市学生视力健康智慧化管理平台对学生发出不同级别预警通知并指导家庭干预。学校还不定期开展专家讲座、手抄报、黑板报、挑战视力表等活动,并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构建家校共防共育的良好氛围。
在环境方面,学校持续推进“明亮校园·健康教室”建设,完成护眼灯改造,定期检查更换灯管,按身高匹配课桌椅,布置绿植与宣传标语,缓解用眼疲劳。学校将每周五定为“无屏日”,禁止各班级使用电子白板教学。监测显示,近一年学校近视新发率下降7.95%,近视率下降1.55%。
(作者系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02日 第0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