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卢帆)新学期开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师生们欣喜地发现,学校食堂焕然一新,从单一就餐空间变身为多元育人新地标。
原来,在刚刚过去的暑期,该校掀起了一场以食堂为核心的“空间重构”行动。开物园、弘毅园两大主体食堂及宁理坊特色餐饮区经历升级改造,成为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高校生活综合体”。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积极探索环境育人新范式,着力将日常就餐空间转化为“思政课堂”,实现从“满足口腹”到“滋养心灵”的跃升。
此次食堂焕新,精准对标师生多元化需求,着力构建集“生活空间、学习空间、文化空间”于一体的复合型育人空间。空间布局科学化,通过优化桌椅密度,配置卡座、圆桌等功能分区,有效满足师生多场景的使用需求,并深度融入智慧校园建设,前端部署智能结算系统、线上预约点餐平台,提升服务效能。
该校总务处处长姜英波表示:“此次改造的核心目标在于打造兼具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的育人空间,切实提升师生的校园生活品质。”
主动回应学生“图书馆一座难求”的需求,成为此次食堂升级的一大亮点。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创新性地在开物园三层、弘毅园二层集约化开辟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知识能量站”。该区域系统配置书架、自习桌椅、专业阅读灯及充电接口,成为图书馆之外重要的学习延伸空间。
该校教师童丹娃体验后感慨:“这方空间,既以美食滋养身体,更以书香润泽心灵。”该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三学生徐浩翔说:“食堂环境焕然一新,明亮舒适,在这里吃饭、自习甚至拍照打卡都特别有氛围感。”
此次食堂改造还体现在对育人微空间的系统化设计与精耕细作。开物园餐厅一至三层的楼梯转角处,创新性设置“诚信的角落”“溢出的课堂”“思想的光芒”主题图书专柜;引入预约式“静音研习室”,满足师生对独立、专注学习环境的个性化需求。
该校分管后勤的副校长胡余波介绍:“食堂不仅要让师生‘吃饱吃好’,更要让它成为思政教育的‘隐形课堂’和浸润式环境育人的重要一环。”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09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