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矩阵式评价让学生成长“看得见”

发布时间:2025-09-12 作者:聂琴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将已坚持探索近20年的学习过程评价继续深入推进,构建了“让学生成长看得见”的矩阵式学习过程评价体系。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我们将过程性评价的落脚点聚焦于核心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多维度评价量表让学生成长有据可依。为解决传统学业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缺乏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学校根据学科特点,以教材单元为单位,探究知识掌握、能力提升背后的核心素养发展状态,形成了以知识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核心维度的科学评价标准,即矩阵式过程评价量表。通过该量表,横向可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况,纵向可以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发展情况,让学生成长有据可依。目前,学校研发了三至六年级各单元矩阵式过程评价量表,并投入日常教学评价、期末学业评价应用中。该量表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在课堂教学前,引导教师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依托量表做事实认定,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标准;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与调整,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矩阵式过程评价量表的运用,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精准,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个性化学习诊断为学生成长明晰方向。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根据其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这是在过程评价中“让学生成长看得见”真实落地的关键举措。为了能够依托矩阵式评价量表开展个性化学习诊断,学校构建了矩阵式过程评价模式,形成了4个学习过程评价的基本步骤:一是标准设定;二是事实认定,依托测验、作业、课堂观察等客观可验证的证据,确认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效;三是价值判断,把学习表现事实与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作出关于学习质量的判断;四是教学改进。教师、学生、家长在每个单元学习完成之后会收到一张单元矩阵式学习过程评价单,直观呈现学生个体在单元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核心素养发展上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成长明晰方向。自从有了矩阵式学习过程评价单的反馈,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目标更清晰了,家长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发展状况。

  针对性教学改进促进核心素养螺旋进阶。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要将评价结果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发挥其反馈、调节作用。在拿到矩阵式学习过程评价单后,不仅学生有充足反思空间,教师更是第一时间分析评价数据,依托数据发现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工作。这种以数据为支撑的教学改进,不仅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被充分关注和回应。

  例如,三年级学生小张计算题频繁出错,教师根据孩子的矩阵式学习过程评价单为他定制了个性化学习目标:先是达成每日5道题全对的正确率,再是进行一次小组讲解,接着是能够设计数学游戏。教师动态记录他的数学学习情况:第7天“首次主动举手”,第15天“发现数独规律”,第30天“带领小组获奖”。与此同时,AI平台每单元定期生成新的矩阵式学习过程评价单。接连5个单元后,小张在评价单上看到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进步,课堂上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眼神中逐渐透出自信的光芒。

  在持续跟踪学生个体发展轨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一次评价反馈都是一次与学生的潜力对话、与教师的智慧对话、与教育初心对话。通过这种螺旋上升的评价机制,成长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自我认知与突破。

  (作者系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校长。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实践研究”[编号:DHA230393]的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12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