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工科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特色培养商科人才?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在协同育人模式、教学创新、师资建设和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探索。
构建“科教—校企—国际”互融的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以“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设立创新创业研讨厅、电子商务创客实验室等实践平台,组建高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育团队。积极拓宽国际交流渠道,邀请海外知名学者讲学,帮助学生把握学科前沿与行业动态。
创新“立足工科、面向产业、深耕基础”的教育教学模式。立足工科优势,面向产业需求,学校构建了多层级、多模态的课程体系,融合管理理论、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内容,打造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企业管理学”。教师团队编写《智慧会计》等系列省级规划教材,推动课程与教材同步更新。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开展探索性研究,提升科研与创新能力,并通过参与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与思辨能力。
形成“内培外引聚人才、多管齐下促就业”的管理机制。学校通过“院士领衔—四青支撑—职称晋升”教师梯队建设,完善教学督学委员会等质量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增加教学投入。通过教学津贴、成果奖励等措施,鼓励教师深耕教学教研,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施“远航”就业指导计划,针对不同学段学生提供分层分类全程指导:本科阶段开展职业启蒙与能力提升教育,研究生阶段注重责任意识与个性化辅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适应力。
一体化培养商科人才。面向数智时代,学校探索工商管理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一体化改革,形成了“课堂教学+企业家进课堂+案例研讨+专题讲座+企业实践”的全链条教学模式。学校开展“百师进百企”活动,教师走进200家校友企业深入开展调研,将管理理论送到企业一线,将实践案例带回课堂,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
目前,学校工商管理类多个专业已建成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企业管理学”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多门课程入选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学校在以工为基的商科建设中探索积累了可推广的经验,为工科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借鉴。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5日 第0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