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效应由心理学家扎荣茨通过经典实验证实,指的是人们会单纯因为某个事物出现的次数更多、更熟悉,而对其产生更高的好感度和接受度。当我们多次接触同一刺激时,大脑对其的加工变得更加容易,这种轻松的处理过程会带来愉悦感和积极的情绪认同。
对学校管理者而言,运用曝光效应管理学校,重点是通过有策略的高频正向输出,降低师生、家长对学校管理举措的认知阻力,强化校园认同,增强师生对学校管理者的信任度,同时规避过度曝光的反效果。
管理者应结合校园实际场景和师生需求,科学利用曝光效应来促进日常管理。在教学管理中,可定期公示优秀教案、教学方法创新案例等,让教师在频繁接触中获得教学灵感,提升教学质量。在学生管理方面,可通过校园广播每日播报学生行为规范小贴士、优秀学生成长故事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管理者可利用曝光效应,推动校园文化落地。比如,在教学楼走廊悬挂体现校训精神的名人语录,在运动会、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中反复强调校园精神的内涵。视觉和语言上的重复呈现,可以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熟悉并内化这些文化符号,进而增强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学校管理者与师生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也离不开曝光效应。学校管理者可在固定时间出现在校园公共区域,如每日早间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到校、每周1至2次到食堂和学生共餐等;也可以通过定期参与班级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以观察者或参与者的身份自然融入,传递对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这些做法能消除距离感,让师生逐渐熟悉管理者的形象,进而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执行效能。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想要利用曝光效应传递的内容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以师生利益为核心,若本身存在不合理性,反复曝光只会加剧抵触。同时,曝光的频率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过度重复导致师生产生审美疲劳或厌烦心理,从而确保曝光效应真正服务于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本报记者于珍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28日 第0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