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对话美国南加州大学金雁教授:不惧失败才可能坚韧不拔

发布时间:2022-04-28 作者:阮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在“北大·德稻——对话全球创新大师”的线上课堂上,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金雁教授为学生们上了一节关于“失败”的课程。

转变对“失败”的看法至关重要

金雁指出,转变思想是根本任务,我们要转变对失败的看法。“成功”的人喜欢分享“失败”,“成功”的产品大都经历过“失败”。

他为学生们列举了几个案例,例如亨利·福特的前两家汽车公司都倒闭了,今天的福特汽车是第三家;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曾经创立了 Traf-O-Data,但产品不行,公司失败了,后来他们才创办了今天的微软。

金雁表示,“失败会带来超出预期的情况,但帮我们找到了通往目标更好的路”。

他认为,受教育者应勇于尝试和经历失败,这对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例如硅谷被视为创新中心之一,但更重要的是,硅谷还是一个以失败为荣的创新社区,“快速失败,经常失败”是硅谷的口头禅,被印在各处办公区的墙上。

0408.png

如何将失败转化为创新

当金雁谈到如何将失败转化为创新时,他指出,首先要营造创新的工作环境,接受创新是不断学习和失败的结果,将失败作为创新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有心理安全感,这是促进创新思维的关键。研究表明,创新团队和非创新团队的区别在于心理安全,大家不以分享自己的错误而感到羞耻。

金雁认为,在成长型心态下,失败成为了通往创新的自我的必由之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失败可以教会人们不断发展和创新。

对失败的恐惧和自我效能感相辅相成

“人们害怕的并不是失败本身,而是想象中失败后的负面后果,恐惧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帮助我们避免潜在的负面后果,对失败的恐惧会让人自我怀疑,阻止人们去尝试。”

金雁认为,比“失败”更可怕的是“害怕失败”,是我们对失败的糟糕感觉,以及随之而来的“掩盖失败”和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失败。

课上金雁还介绍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of OECD)在2018年做的一个研究,他们向学生询问了自我效能感及对失败的恐惧。

研究发现,对失败的恐惧和自我效能感是相辅相成的,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更有可能为自己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努力地尝试并坚持更长时间。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常常感觉自己无法充分表现,更害怕失败,这会阻碍他们的学业发展和职业抱负。缺乏自信的孩子缺少坚持的动力,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

害怕失败的表现及原因

金雁认为,恐惧失败的心理可能会有一些外在迹象,比如拖延、寻找借口、拒绝尝试等。过度恐惧甚至会触发生理问题,比如难以集中精力、恶心出汗、心率异常等。

金雁对上述恐惧失败的表现进行了分析:

一是童年的生活环境造成对失败的恐惧,比如生活在过分挑剔或者很少表达支持的家庭中;

二是完美主义心理往往是害怕失败的根源,认为失败是可耻的而不去进行尝试;

三是虚假的自信。自信心脆弱的人会逃避风险,宁愿谨慎行事;

四是对于失败的不同定义,有些人认为没有按照计划行事就是失败,因而产生恐惧或抵触心理;

五是历史创伤引发恐惧心理,经历过困难甚至经常失败的人会害怕这种经历重演。

因此,对失败的恐惧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能力感和追求目标的动力。

“当我们害怕失败时,就会缺乏动力,会难以启动项目。当某件事看起来太有挑战或涉及学习新的技能时,我们会感到动力不足,很容易放弃。研究发现,害怕失败的孩子会做出自我妨碍的行为,更加限制自己的发展。”

如何做到“无惧失败”

如何能做到“无惧失败”?金雁提出,应该用积极的方法去克服对失败的恐惧,专注于可控的方面,确定可以控制的任务,重构任务中不可控的方面,并找到合适的人来承担任务。

金雁提出了几个克服“失败恐惧”的方法:

一是了解清楚恐惧从何而来。 尝试从局外人的角度观察理解现在的自己,想象一下正在帮助一位最好的朋友。当我们了解清楚恐惧的来源,就会削弱它;

二是重新定义自己的目标。对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包括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等。如果以改进为目标来学习,感到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重新讲好自己的故事,绊脚石都会成为成长的机会。

三是学会积极思考。用积极事实代替消极的想法,创建一个新的积极的心理脚本,当消极情绪出现的时候使用新的脚本。

四是潜在结果的可视化。不确定性会让人感觉可怕,因此可以提前想象一下自己的决定可能产生的结果,包括最好和最坏的情况,并将其可视化,这将有助于我们权衡利弊,做好心理准备。

五是看看最坏的情况。试着想想最坏的情况,对自己害怕的事情做好准备,会帮助我们应对艰难的挑战,并取得好的结果。

六是制定备份计划。 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准备。制定备份计划,是减少失败焦虑的最好办法。

七是从发生的一切中学习。 任何发生的事情都可以从中学习,都可能是自己作出改变和成长的绝佳机会。明白“失败”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终点,会帮我们找到希望,克服失败感。

八是设定欲达目标,而不是回避目标。目标可以分为想要达到的目标(approach)和想要回避的目标(avoid),一个是我们希望获得积极的结果,另一个是我们想要避免不利的结果。

“失败”真实存在但并不可怕

金雁还谈到,“失败”它真实存在但并不可怕,我们只需观察它、改进它、修正它就可以。在社会竞争中,我们太宣扬成功,因此大家都在逃避失败,感觉失败了就有极大的挫败感和羞耻感,这种感觉让我们退避三舍,进而束手束脚。然而只有不惧失败,才可能坚韧不拔。(阮萱)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