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江苏省徐州市慈善总会举行2025年“慈善助学”资助金发放仪式暨“童心陪伴”公益活动交流会。会议围绕“精准助学”与“心灵陪伴”两大核心议题,系统总结经验,统筹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由徐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张学胜主持,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童心陪伴”工作组组长林炉生,徐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夏文达、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苏建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慈善总会及各县(市、区)教育局、慈善总会相关负责同志,部分受助学生代表以及“童心陪伴”项目师生、家长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 徐州市慈善总会供图
据介绍,自2007年起徐州市慈善总会已连续开展慈善助学活动18年,累计资助经济困难学子2.85万人次,发放助学金共计7800余万元。今年,全市共有378名新入学的城乡低保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及低保边缘户大学生获得资助。江苏省郑集中学学生周相宇代表受助学生发言,表达了对社会关怀的深切感恩与矢志成才、回馈社会的坚定决心。
活动现场 徐州市慈善总会供图
作为全国首批“幸福家园・童心陪伴”项目试点地区,徐州市慈善总会积极响应号召,联合广东蓝信封项目工作组共同推进项目实施。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共计89所中学参与,服务学生超5000人,书信往来数量占全国项目总量半数以上。
交流环节中,广东蓝信封项目工作组副组长杨玛丽介绍了一期项目情况。徐州市泉山区火花中学学生王施雅、铜山区清华中学心理教师王漫漫、邳州市王杰中学德育校长刘宾、铜山区棠张镇中心中学学生家长田春燕,分别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参与该项目的体会,铜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孙锋作经验介绍,生动展现了该项目在学生心理支持和成长守护中的积极作用。
林炉生在讲话中对徐州试点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需进一步健全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强化志愿者专业能力建设,提升心灵陪伴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苏建刚表示,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慈善总会的协作联动,完善受助学生动态跟踪机制,实现经济资助与精神关怀的精准对接。
夏文达讲话 徐州市慈善总会供图
夏文达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慈善助学着力纾解物质困境,“童心陪伴”专注润泽精神世界,二者互为支撑,共同构建起青少年关怀体系。针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县(市、区)慈善总会与教育部门要深化协作,突出慈善助学的精准性与“童心陪伴”的实效性,让善款用在刀刃上、陪伴走进心坎里;二是参与活动的教师和志愿者要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守护者;三是希望受助学子将社会关爱内化为奋进动力,既要读好书、长本领,更要修品德、强心智,未来回报社会;四是呼吁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持续深耕慈善领域,拓展帮扶覆盖面、创新参与方式,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奕达 金璇)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