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即学即用的AI赋能实战技巧”开讲

学科网讲座解锁AIGC教育实战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5 作者:何生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学科网《老师请开讲》“学AI用AI”系列讲座十一——“即学即用的AI赋能实战技巧开讲。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第二中学电教处干事、防城港市地理骨干教师工作室成员、省级AI专项课题主持人高彦枭,分享了“听完就能用”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教学实践经验

讲座全场景实操、强地域适配、重成果转化特色,拆解AI在备课、授课、评价全流程的应用方法,让技术真正成为教师减负增效的实用工具

讲座,高彦枭聚焦教师办公效率低的痛点,分享“手机办公套件”实用技巧。借助手机轻量级工具,让教师摆脱“必须用专业软件”的束缚,随时随地处理教学事务。

在教学资源制作上,高彦枭拆解“课件生成—图片设计—数字人视频制作完整流程。他用学科网AI小博士生成课件框架,通过豆包+即梦AI打造“Q版京族服饰数字人”地理教学形象,解决教师找素材难、做素材耗时长的痛点。针对班主任需求,他现场演示如何AI生成“8行8列班级座位调整工具”,该工具支持Excel导入导出、拖拽换座功能,还能自动区分男女座位颜色,操作简单到零基础教师5分钟就能上手

高彦枭展示AIGC资源建设思路

“只说‘用AI做图片’没用,要告诉教师‘输入什么提示词、用哪款工具、步骤是什么’”这是高彦枭在讲座中反复强调的理念。不同于其他讲座只讲功能不讲方法,他直接向教师交付可复制的实操方案

高彦枭在分享中始终保持理性:“AI不是万能的,它是好用的工具,但替代不了教师的情感交流与思维引导。”他强调,AI生成的课件需要教师结合学情调整,AI批改的作文需要教师补充人文评价,技术的终极目标是“让教师从机械劳动中解放,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成长”。

这种务实不浮夸的态度,让讲座收获教师的广泛认可。89%的听课教师表示“已尝试用讲座中的方法生成教学素材”。一位来自边境地区教师反馈:“用高老师的提示词生成了本地梯田的3D模型,学生终于能直观理解‘等高线与梯田布局’的关系了。”

讲座接地气的案例、可复制的方法能落地的工具,重新定义AI教育讲座的价值——不是展示技术有多先进,而是让教师真正会用、能用、用得好。高彦枭表示,AI的价值,在于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教学创新者,即使在资源有限的边境地区,也能打造有质量、有温度的课堂。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