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学思践悟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发布时间:2019-04-24 作者:樊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怎样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③

编者按: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坚定了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是教育战线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本刊推出“怎样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敬请关注。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办好高校思政课设定了坐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办好高校思政课,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守正创新讲好思政课,齐抓共管建好思政课,知行合一学好思政课。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树人;守正创新

如何教育好青少年始终是国家大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党中央又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办好高校思政课设定了坐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精学、深思、笃行、勤悟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旗帜鲜明地办好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让思政课在学子们的成长中结出累累硕果,这是我们高校今后一段时期的头等大事。

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意识不到位,行为一定有偏差。全球化浪潮浩浩荡荡,改革开放的进程波澜壮阔,多元化的思潮风卷云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一定的挑战,甚至曾经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因此,有极少数人可能产生一些误解:一是专业至上的思想,误以为思政课无关紧要,思政课是可有可无的“豆芽课”,学好专业才能增长本事,只有专业技能才事关饭碗;二是思政课枯燥无味的偏见,一些人误以为思政课就是一本正经地照本宣科,板起面孔训人,实质上并没有多少精深的知识;三是因社会上个别人的偏见影响到校园讲坛,少数人在思政课教学中可能没有体验到应有的价值感,形成了自我看低的心理。彻底清除这些误解的最佳方式,就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

理直方能气壮,真理和正义的力量是无穷的。思政课不但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异常重要的;思政课不是也不应当是枯燥无味的,而是需要消化力的营养餐;思政课教师不但不应该看低自己,而是要为自己所从事的伟大事业而感到无上光荣。因为思政课是“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没有扣好,以后的人生步步皆错;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没有思政课,党的教育方针难以落实;没有思政课,“四个自信”难以增强;没有思政课,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难以巩固。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开好思政课的道理、真理和正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讲:“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开好思政课的关键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思政课的目标是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理所当然地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教育青少年。没有思想的灵魂是没有力量的,没有正确思想的灵魂是危险的。新时代的思政课,其关键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青年学子的大德。大德不守,其他皆是枉然。

守正创新讲好思政课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天职是讲好课。一棵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栋梁之才,也可能歪歪扭扭、弯弯曲曲,关键在于育树人。大学生能否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是愤世嫉俗的落伍者;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奋斗者,而不是旁观者或挑刺者;能否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一曲之士,关键在于教师的培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教师履行好天职的关键是传正道、授真业、解实惑。虽天南海北、口若悬河,但传的不是正道,这对学生会后患无穷;倘若教授的不是扎扎实实的真学问,而是表面光鲜的假学业,那就是在浪费学生的青春;倘若解答的不是学生思想中实实在在的迷惑,而是夸夸其谈的伪问题,那就是白费功夫的水课。思政课要传的正道,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而不是其他什么歪理;思政课授的真业,就是一切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学问,而非那些有害的假学问;思政课解的实惑,就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面临的难题或迷惑,决不是在无惑之处制造迷惑。

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不能正其身,何以正人?没有人只看别人如何说,而不看他如何行。马克思曾说:“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小店主都能精明地判别某人的假貌和真相”。对此,古人也早有类似的洞见:“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因此,正人必须先正己,“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后汉书·第五伦传》)教师上好思政课该如何正己、如何身教?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为全体思政课教师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标准照:第一,政治要强;第二,情怀要深;第三,思维要新;第四,视野要广;第五,自律要严;第六,人格要正。此“六要”就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标准照,凡是不符合这六个维度的皆须立即通过学思践悟修正自己的思维、情感、形象和行为。只有让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行为与此“六要”相配,才是真正做到了正人先正己,才能收到无声胜有声的身教效果。

守正方可创新,以创新促守正。讲好思政课必须重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法。守正与创新统一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守正是根基,创新是要义;离开守正而单纯追求创新,创新就可能走上歪路;离开了创新而兴味寡然地守正,该守的“正”也就难以守住。思政课要守的“正”,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不断加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了守好正道,必须勇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为思政课的创新指明了我们必须遵循的科学原则:一是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二是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三是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四是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五是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六是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七是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八是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切实做到这八个统一,就一定能既守正又创新。

齐抓共管建好思政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思政课的效果事关党的事业、民族之复兴和国家之兴衰,我们必须办好,也一定能办好。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党的领导;二是教师的作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但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还是要靠党的领导、引导和激励。因此,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首先,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不但在人财物上有充足的保障,党委书记分管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校长每学期都上思政公开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每学期至少由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一次思政课建设情况,这也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其次,我们优先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已经建成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第三,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地方各部门负责同志到学校上思政课的措施和办法。

凝聚合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政课是铸魂之课。因此建好思政课,必须统筹协调课内外、院内外、校内外、行业内外各方面资源,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教师资源、实践资源,不断凝聚思政课建设合力,从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中有侧重,尤其要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重要专家、思政课专任教师以及学生干部、党员骨干等,就是建好思政课的“关键少数”。全过程育人中有关键环节。听课、说课、讲课、评课、课程展示、学生考核就是建好思政课的关键环节。全方位育人中有关键领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课堂和社会实践就是关键领域。

立德树人,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在学校,建好思政课是高校的责任。但家庭的配合和督促,专任教师和辅导员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也是增强思政课实效的重要方面。家长的态度和观念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亚于思政课教师。学生接受的信息和观念不只是来自于校内,学生也是社会的产物,家庭则是社会的细胞,因此全社会对思政课的理解和重视也必然会促进学校的思政课教学,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是建好思政课的必由之路。

知行合一学好思政课

开好、讲好、建好思政课,其目的都是要让学生学好思政课,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走好人生的康庄大道。

勇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学好思政课的旨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也绝不是拍拍脑袋、动动嘴皮就能成功的。只有那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奋勇前行的时代新人才能勇担历史重任。时代新人必通过思政课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代新人必有适应时代需要、肩负时代重任的各项本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建设本领;时代新人是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担当者,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担当者,也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者。

知行合一是学好思政课的根本判准。“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学好思政课,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否则就是表面功夫,甚至可能成为两面人或墙头草。是否能彻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笃行,这是思政课学得好不好的根本判准。真的做到知行合一,就是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不是通过考试答题能完全展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一辈子的行动而展示出来的。思政课要铸就的不是空谈家,而是实践派。

学思践悟周而复始,方能知行合一。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悟而学,如此循环不止,方能做到知行合一,并不断提升知行合一的层次和境界。学思践悟的无穷演进,既是学好思政课的修炼过程,也是开好、讲好、建好思政课的旋转阶梯。思政课的每一个环节、方面和领域都需要师生不断地去学思践悟。学是前提和基础,既要学理论,逐字逐句的学,原原本本地学,也要向现实生活学,更要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学;思是贯通和提升,既要将全部理论融会贯通起来思考,也要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思考;践行是关键和核心,让理论回到实践中去,指导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从事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悟是总结和深化,总结实践经验,深化对理论的进一步认识,至此学思践悟的一个阶段就算完成,但学思践悟的过程永无止境,它是阶段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作者:樊伟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6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