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语言,文明交流互鉴中的战略支点

发布时间:2019-07-25 作者:孙晓萌 黄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杂志

p38.jpg

2019年5月15日,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亚洲先人们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现在,“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各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进程中,外语,特别是非通用语的战略支点作用日益显现,只有语言相通、文化相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而有效的语言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机制,需要国家进行通盘思考和顶层设计。从这点来说,我国非通用语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北外亚洲非通用语种开设情况

在全球战略布局和利益拓展过程中,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关键语言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2006年1月5日,由美国国务院、教育部、国防部和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联合提出的“国家安全语言启动计划”(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致力于培养国家最亟需的“关键性语言”人才;欧洲各国同样注重通过制定语言政策、培养语言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竞争力。

世界各高校也致力于语言教学与人才培养。目前,美国哈佛大学开设95个语种,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开设100多个语种,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开设124个语种,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的外语语种数量已多达101种,基本涵盖176个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其中也包括部分重要区域民族语言。

p39.jpg

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和非通用语种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对于中国在全球进行战略布局、维护国家利益、提升我国公共外交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北外很早就开始了亚洲非通用语种的建设。1960年12月14日,教育部在《关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后方针任务的请示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外语教育,培养世界各国语言的外语干部,特别是质量较高的翻译干部和外语师资……国内培养的任务,应该主要由北京外国语学院来承担,首先要做到所有亚洲各国的语言,我们都有人掌握。”同年12月,外交部在呈报周恩来总理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准备陆续增设的新专业或课程的初步规划》中,建议尽快开办21个新专业。周恩来总理批示:“这21种语言要加以调整,如朝鲜、越南、蒙古、缅、印、巴基斯坦、印尼、阿拉伯、日本、尼泊尔、刚果、阿尔巴尼亚、柬埔寨、老挝、阿富汗、伊朗、马来亚等国语言均应加入,数目稍多,也可扩大。”为了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遵照周恩来总理的相关指示精神,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61年创建了亚非语系(即今天的亚非学院),多个亚洲语种在我国高校首次开设。(参见《北京外国语大学图史(1941-2014)》第119页)

从北外亚非学院来看,目前本科生阶段培养中,涉及的亚洲语种有:柬埔寨语(1961年,括号内为开设时间,下同)、老挝语(1961)、僧伽罗语(1961)、马来语(1961)、缅甸语(1962)、印尼语(1962)、越南语(1965)、泰语(1965)、土耳其语(1985)、朝鲜语(1994)、印地语(2007)、乌尔都语(2007)、希伯来语(2007)、波斯语(2007)、菲律宾语(2017)、蒙古语(2018)、梵语-巴利语(2018)等17种语言。在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爪哇语、旁遮普语本科专业通过审批成功设立。此外,亚非学院还开设了泰米尔语、普什图语、孟加拉语、阿塞拜疆语等语种的选修课程,基本覆盖了亚洲主要地区、主要民族的语言。

非通用语种建设面临的困难

师资。对于高校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而言,开设新专业,首当其冲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当前,非通用语种建设面临着师资选拔困难、师资储备紧缺、政策支持等问题。此外,非通用语种毕业生转化为师资的力度也不够。这就造成了许多专业只有一至两名教师,教师面临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等多重压力。

供需。国内高校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问题非常尖锐。即便最终培养出精通非通用语种的学生,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

北外副校长贾文键认为,不能把毕业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简单地定义为培养失败。但是从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既然是紧缺人才,学以致用应是追求的目标,如果非通用语人才在学成后流失,这在一定程度上说,的确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从供给端看,高校教育本身具有周期性,一般而言4年为一个完整周期,对于某些特定语种而言,甚至需要学习的年限更久;同时,语言学习具有时效性,词汇、语法需要在不断的复现中得以巩固,非通用语种毕业生在毕业后若没有从事相关行业,则会很难继续维持语言水平。这导致小语种人才成为一种“流量”,而非存量,从而进一步加剧供给短缺。

结构性短缺。我国目前在人才结构上对既精通语言、对对象国国别有一定研究,且同时具备国际经贸、法律、金融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国际化外语人才有着紧迫需求。“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已经成为高校的自觉。北外目前致力于“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综合学科优势、强化专业特色,力争实现从语种建设全覆盖走向国别区域研究的全覆盖。

语言服务能力欠缺。“一带一路”沿线的语言国情十分复杂,不仅语种多,而且有的国家官方语言与通用语言并不统一。语言国情比较复杂的国家,其语言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官方语言、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从交往需求的角度看,掌握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是现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实现语言互通的前提,而各国之间要实现深度交往还需要掌握当地多数人使用的民族语言。“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的官方语言已在我国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但这些官方语言在其国内并非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如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是乌尔都语,虽然我国有几所高校设有乌尔都语专业,但巴基斯坦境内仅有8%左右的人口将其作为母语使用,而作为母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旁遮普语,但目前国内并没有高校开设这一语言专业,只有北外于2017年秋季开设了旁遮普语三外课程,并于今年成功通过该语本科专业的审批。

解决办法的思考与探索

p41.jpg

制定相关办法,积极推动非通用语种师资培养项目,保障非通用语种师资队伍建设。

2015年7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通知,明确提出了加快培养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重要性。北外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高水平非通用语种师资队伍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完成所承担的“中国建交国家语种全覆盖”国家语种建设战略任务,于2018年9月4日讨论通过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种师资培养支持计划实施办法》,采取师资研究生培养计划、青年教师转语种培养计划和非通用语种人才聘用特区计划等三种支持计划进行培养和建设,以确保非通用语种(尤其是新建语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良性发展。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缓解师资不足情况。

为缓解非通用语教学师资力量的不足,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聘请高水平外籍语言教师,通过联合培养,联合授予学位、双学位等多种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目前,北外亚非学院采取中国教师与外籍教师相互合作的师资培养模式,同时大力支持年轻教师前往对象国继续学习深造。并与世界一流的亚非语言教学研究机构(如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荷兰莱顿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委托培养、访学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前往这些院校进行深造。

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多语种+”战略。

多语种是指单语人才向复语人才转变。例如,专业为波斯语的学生,学习波斯语和英语之外,还鼓励其再学习一门相近的语种,如土耳其语,从而培养小语种复语人才。同时,多语种+某一专业、方向、领域等,培养学生从单一语种技能走向复合型外语人才,以此重新定义外语人才。

当前,北外应努力为国家输送复语型、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化非通用语种人才,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非通用语种专业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扎实的人才,努力实现其外语技能从日常生活交流向文化和国情转向,在中高年级开设国别区域研究课程,增设对象国文化及其他专业倾向课程,培养学生对语言对象国及其所处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国情概况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力求学生具备国际政治、对外贸易、国际金融、涉外法律等某一学科领域相关辅修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兼具国际视野与民族情怀,具有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应该说,这一目标定位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多语言能力、语言与专业的复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辨等可迁移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2015年,北外亚非学院已开始尝试“朝鲜语+国际商务”的人才培养方向。

语种建设与国别区域研究相结合。

近年来,北外将语种建设同国别区域研究相结合,探索语种增设与科学研究、人才储备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具备深入开展对象国及其所属区域相关研究的水平和能力。北外目前共有40多家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其中,亚非学院承担了南亚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西亚非洲研究中心、韩国-朝鲜研究中心、斯里兰卡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伊朗研究中心、尼泊尔研究中心等的建设。这些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意义深远。北外着力打造具有语种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国际化研究团队,努力建设一批覆盖重点区域国家、彰显学术特色的高端研究机构,早日实现国别区域研究全覆盖的学科布局,从而使科研发展与学科建设真正助力于高质量外语人才的培养。

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亚洲各文明在社会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展望未来,如何巩固和维护当前亚洲发展的大好态势,进一步凝聚亚洲各国力量,促使亚洲各国达成共识,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亚洲各国当下面临的新局面。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如何做好互联互通,非通用语种建设与人才培养无疑是重要一环。(作者孙晓萌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