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医学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培育

发布时间:2019-12-21 作者:朱文丽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现代医学从哲学中分化而来,又与哲学密不可分。健康的多重属性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决定了医学的多学科属性,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已成为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从业者必备的理论知识体系。以目标为导向的医学教育不仅强调职业技能,而且对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思维方式和思辨能力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意识形态培育应贯穿于医学各学科教育中。

关键词:医学教育;意识形态;哲学;医学模式;医学专业学生素养

当代医学教育尤其与西医相关专业,秉承的是典型的STEM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基于科学素养(Science)、技术素养(Technology)、工程素养(Engineering)和数学素养(Mathematics)基础上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医学教育体系包括教材、教学过程、考核等,都越来越强调“科学性、专业性”,强调科学证据,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哲学、政治、法律等人文和社会学科中意识形态的培育。这种越来越“专”的医学教育会不会有短板—培养出认知框架有缺陷的医学人才?医学教育和意识形态培育是突兀的融合吗?

医学发展与哲学密不可分

医学的发展,与人类对身体和疾病的认识有着密切联系。远古时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神魔化,注重祭祀、祈祷、巫术等原始宗教的方法,即神庙医学。而真正意义上医学的缘起来自于早期的自然哲学,医学摆脱神庙医学开始进入科学医学,从神话阶段进入到真正的哲学思考阶段。

早期古希腊人将哲学与科学完全融合,在思辨和经验研究之间不做任何区别,也称为医学上的前希波克拉底阶段。之后古希腊医学逐渐形成了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走向了一条与哲学相分离、注重分科与实验的道路。希波克拉底建议将医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认为医学的根本目的是治病救人,应当将医学的研究对象从现象转向人体,将经验的方法和解剖的方法视为医学的主要方法。而这种方法又对当时的哲学家产生了影响,哲学研究的对象也从自然转向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哲学家关心灵魂的健康,就像医生关心病人的健康一样。

医学模式的转变赋予医学教育的多学科属性

在医学和哲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古代和近代的西方传统医学,是以机械论和还原论来解释身体现象和疾病,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总是从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学特性上进行思考,总是试图在系统、器官、细胞或分子水平认识机体并诊断疾病,并在相应水平上用手术、药物、物理等方法治疗疾病。这种“生物医学模式”成为过往包括现今世界最普遍的医学模式,并贯穿于医学教育过程中。目前,医学院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是围绕生物医学模式设计的,而涉及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内容占比较少。

正如古代哲学已经关注“灵魂的健康”,现代科学对人的健康开始了全面的审视。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给出了“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完满适宜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标志着以健康和疾病为中心的医学科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而生物医学模式却不能适应这个要求。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乔治·L.恩格尔提出建立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认为:“为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

也就是说,健康的三要素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都赋予了医学的多学科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等已成为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从业者必备的理论知识体系。目前,医学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是庖丁解牛的知识点,循证医学的原则处理疾病,但并非基于真实案例的描述;而医学专业的工作对象恰恰是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环境中的个体或群体,其健康状态或疾病风险并不只和生物、物理、化学等直接致病因素有关,也和个体特征、家庭、社区、组织、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规等有关。个体的健康促进、疾病治疗,一方面,要基于课堂上传授的专业知识—对症和对因处理;另一方面,要扩大“医学治疗”的领域,触及社会文化环境和物理环境,以获得最大化的健康效益。

医学教育中另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就是要比较国内外疾病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以及相关卫生政策等。这其中涉及国情、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层面的描述,没有“前因”的铺垫,医学专业学生很难理解为何我国的慢性病呈现井喷趋势、为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用五十年时间日本青少年的身高发育就超越了中国、为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能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这其中如果没有意识形态的引导,很有可能会成为“精日”及崇尚西方文化者所谓的“重要论据”。

以目标为导向的医学教育须融合意识形态培育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梳理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教育原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发言中指出,要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015年,教育部首次提出STEAM新教育模式,即在STEM基础上与人文、艺术、社会学等学科的整合。

具体到医学教育方面,几乎所有医学专业学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都是《希波克拉底誓言》,这个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职业道德圣典,一直延续至今仍然是医学界的行业道德倡议书:“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我将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尊严;我要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

教育部于1995年制定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医学基础,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医学专门人才。”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提出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毫无疑问,这些医学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要求不仅强调职业技能,而且对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思维方式和思辨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尽管希波克拉底时代将医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但并不意味着分道扬镳,为解决当下全球主要健康问题和疾病负担,将哲学思维引入医学教育已势在必行。当前,医学教育体系须回归初心,在所有学科(而非仅人文和社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辨能力,培养能在社会生态学模式下促进人群“身”“心”健康的医学专业人员。(作者:朱文丽,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