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可以焦虑,但不要绝望

发布时间:2020-04-25 作者:孙瑶瑶 来源:神州学人

p20.jpg

p21.jpg

之前看到朋友在微信里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就像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大片。最近又流行一个说法: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海外华人和留学生打全场。作为一名留德学生,不知道该说是有幸还是不幸,我就是打全场的选手之一。

“陪跑”的上半场

上半场开始得比较突然,新冠病毒开始肆虐和武汉“封城”的消息几乎同时传来,我人在德国,千里之外只能通过网络媒体向国内亲友了解疫情的发展。消息很多很杂,让人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

1月28日,德国确诊首个病例,打破了在德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等原本还算平和的心态。“从无到有”带来的慌乱甚至比现在每天看着飞速增长的数字更强烈。朋友圈和微信群充斥着真真假假的信息;各路公众号文章标题五花八门,内容都是新冠肺炎疫情;身边朋友交流必谈新冠病毒,原本只是为国内的亲友担心,现在也不免为自己的处境感到焦虑;很多人纷纷打听哪里还有卖口罩和消毒用品的,开始有意囤货以备不时之需,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读心理学,也是德国华人心理健康协会的成员之一。彼时我们协会和德累斯顿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正合作组织募捐,尽可能多地采购医疗物资捐赠给国内。我们募捐团队成员多是20出头的在校学生,都是团队的主力军。募捐活动如火如荼时正值德国高校的考试季,加上我们与德国供应商沟通和采购的过程一波三折, 欧洲各国纷纷宣布停飞往返中国的航班对我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整个募捐活动是在焦头烂额中艰难推进的。

第一次公示募捐进度前的那一周我过得尤其煎熬。学校还有两周课就要进入考试月,每天下课以后一边赶期末作业,一边和德国供应商扯皮,晚上跟团队小伙伴讨论募捐进度。忙碌的状态似乎冲淡了一些我对新冠病毒的恐慌,繁重的事务让我心里渐渐踏实起来。屡屡受挫的募捐活动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浪漫的自我感动,脑海里是和小伙伴在逆境中前行的背影,背景音乐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整个画面笼罩着一种凝重的英雄主义色彩。

全球的中国人在这场疫情里合唱了一首堪称雄壮的颂歌,过程虽艰辛,好在成效显著。

德国爆出首例确诊病例后,在疫情初期还算控制良好,我所在的萨克森州初期甚至没有疑似病例,日常生活和学习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恐慌和焦虑当然还在,但仅流转于十分关心疫情的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圈儿。我认识的德国朋友当时普遍觉得这只是一种新型流感,不用为此担心,毕竟每年因为流感死亡的人数也不少。

与此同时,包括一些德国媒体在内的外媒在报道中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海外华人因此遭受排斥和歧视。在德国,这样的事例也不胜枚举,中国驻德使馆因此还特地发布了应对提醒以确保大家的自身安全。

3月,国内亲友陆续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疫情的主战场转移到了欧洲。虽然上半场基本在“陪跑”,但我对下半场多少已经有了些心理准备。

在严格的限令与乐观的民众中开始下半场

p22-1.jpg

p22-2.jpg

随着疫情在欧洲蔓延,不可避免地,恐慌与焦虑也一起迅速蔓延开来,尤其在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群体中。最让大家焦虑的,是每天在社交平台上讨论最多的问题——为什么德国人不戴口罩?我本人算是中立派。一方面,国内抗疫的上半场还没有完全结束,再看看身边即将成为队友的德国朋友,明明已经进入下半场倒计时了还是一副漠不关心的状态,这疏于防范的态度的确令人着急。另一方面,考虑到德国民众对戴口罩的认知(生病的人才应该戴口罩,而生病了就应该去看医生或在家休息,不应继续上班或上学)、法律上的相关规定(德国《禁蒙面法》规定:在如示威等公众集会中不可以掩饰身份),加之政府、专业机构及媒体对防护措施的宣传(普通人戴口罩无用,应将之留给医护人员)等原因,换位思考一下,我也很能理解德国人为什么不戴口罩。

3月6日,德国确诊病例已超500,我战战兢兢出门去考这学期最后一门笔试,临出门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不戴口罩。一是因为考场很近,步行就能到达;二是德国城市跟中国比起来称得上“地广人稀”,别说跟别人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一早出门考试的我能不能在路上看到人都说不准;三是因为考场是个大教室,且考试座位相距较远。我不是个爱热闹的人,现在这种距离感竟成了我的安全感。我之前在协会的活动中为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时,经常跟大家说换个角度看问题,现在更是切实感受到这句话的意义。

之后两周,欧洲各国的疫情形势急转直下,截至本文完稿时,意大利已确诊4.7万多病例,德国已逾2万,萨克森州确诊562例。相应地,欧洲各国也开始宣布应对措施,意大利先“封城”再“封国”,法国也马上作出反应。3月中旬,德国各州政府快速颁布一系列限制令,感觉像极了灾难片中的场景,我也不得不开始每天关注德国官方的各种新闻发布会。

3月12日,德累斯顿工大校长办发布通知,下学期的开学时间推迟到4月27日之后,3天后又通知将延迟至5月4日之后。大学图书馆、学生食堂、校植物园、教室、体育馆相继关闭,正常教学活动已无法开展。当时萨克森州政府已经叫停了所有超过1000人的聚集性活动,但又很快把这个限制标准调整为100人,同时宣布暂时关闭州内所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大学里,大家打招呼时也有意避免拥抱和握手。我有一位德国朋友,之前认为这只是一次严重的流感,如今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她非常赞同政府和学校的封锁令,还跟我吐槽她的同事嘲笑她反应过度,因为她每天都给自己办公室的门把手消毒。我对她终于重视起病毒防护表达了支持,还送了她几副我自己留存的口罩。

周末我戴着口罩去超市采购,路人的眼光已经没有之前的排斥,运气好的话还能碰见一两个戴着口罩的德国人。超市的货架上,摆放食品、清洁和卫生用品的地方已经全空了,网上流传着各种德国人疯狂抢购面条和卫生纸的段子,我虽未亲眼所见,但空空的货架也很能反映现实情况了。心里忽然感到一丝安慰,德国人终于意识到这次疫情的来势汹汹了。

准备好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物资以后,我开始为自己的“死宅”生活做规划。学习、工作、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爱好也不能落下。彩笔已经准备好,买了两年的填色本终于逃脱了成为摆设的命运。想跳舞没法去排练室,和朋友网上连线“云练舞”也挺有趣。

3月17日上午,德国最权威的病毒研究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将德国新冠病毒的风险程度提高到“高”。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德国将有更加严格的应对措施。当天中午,萨克森州政府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萨克森州将于3月19日零点开始关闭除生活必需外的几乎所有商店和公共场所。州内几个城市已经开建德版“方舱”医院,对新冠病毒的检测和治疗都会进一步加强。卫生部长呼吁民众取消集聚活动,即使天气很好,也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接触。我看完两个新闻发布会的直播,官方的积极防疫措施扭转了我原有的消极看法,我心想,连商店都要关门了,德国民众该真正重视了。

然而,事实证明我还是太乐观。第二天,阳光明媚,易北河畔的草坪上满是聚会和晒太阳的人。甚至有人在公园举办所谓的“Corona-Party”(新冠病毒聚会),人挨人坐在一起长达一小时。当晚,德国总理默克尔罕见地发表电视讲话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国家没有面临过如此有赖于我们共同团结行动才能应对的挑战。情况危急,请严肃对待。”

3月19日,限制令正式实施,我闭门不出,“死宅”计划已践行两天,竟然比上课的日子还要充实。满满的日程安排转移了许多对疫情发展的担忧和焦虑,让人对战胜疫情信心大增,甚至对这种新模式下的生活有了一点期待。

或许,政府发现苦口婆心的呼吁和建议并没有对民众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因为确有一些德国民众对疫情的严峻现状无知无觉,限制令后,疫情防控形势并不乐观。3月20日,德国在短短两天内增加了近1万个确诊病例,德国地方政府不得不进一步收紧限制令。巴伐利亚州先行宣布实施“禁足令”,德累斯顿当日稍晚时刻也作出“禁足”的决定。当然,日常生活需求还是会保证,如工作需要、购买生活用品、看病等,甚至可以出门锻炼,只是外出时尽可能单独行动,同行仅限亲人且不能超过5人。

有趣的是,我身边的中国朋友和德国朋友对“禁足令”的看法几乎截然相反。中国朋友欢欣鼓舞,为德国地方政府的强硬措施拍手叫好;德国朋友则愁眉苦脸,因为不能随意出门而郁闷。有位德国朋友在施行限制令的前一晚特意去餐厅吃了一顿大餐,说是“最后的晚餐”,我怀疑这次“禁足令”正式生效之前,他也一直在外面兜风,因为这是他“最后的自由”了。

不要绝望,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当然理解,为了维持社会稳定,防止引起慌乱,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媒体,至今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仍然有所保留。于是很多德国民众会笑着说:不要恐慌!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年轻人则更加无惧:感染了病毒也无所谓,我年轻嘛!

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恐慌?不能焦虑?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大流行”,这是一场真正的瘟疫,一场由未知的、全新的病毒引起的瘟疫。我们已经为这场瘟疫付出了沉重代价,感到焦虑,这是人之常情。

心理学中,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生而为人,与自然界其他动物相比,我们拥有最复杂的心理活动,酸甜苦辣的人生体验总是伴随着不同的情绪。我们常把恐慌、焦虑等称为负面情绪。负面的定义总是让人下意识地想要回避它。引发负面情绪的恰都是人生之苦,而负面情绪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急促、汗腺分泌、面红耳赤等生理症状也令人感到不适。但正如人皆会经历生老病死,即使我们再不愿意,甚至想办法去控制,负面情绪也不可避免。

因此,与其拒绝、回避,甚至粉饰负面情绪,不如去承认、接受它。所谓人之常情,不就是会因生命流逝而悲痛,为危险来临而害怕么。

身处这样一场波及全人类的疫情中,我们当然可以恐慌,可以焦虑,也应该保持恐慌和焦虑,这样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重要的是,我们并不是独自战斗,也没有身处绝境。

恐慌和焦虑并不可怕,绝望最可怕。我看到朋友圈里有很多留学生总说德国政府不作为太让人失望,德国民众不在意太让人失望。我也曾经失望,但我绝不感到绝望。且不说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仍在支撑这个社会运转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是非常伟大的;我们身边还有中国使领馆、中国学生社团、华人华侨组织,以及那些经常分享今天又尝试了哪些新菜品的朋友……每个人看起来只是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甚至微不足道的事,但就是这些,也足以让人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勃勃生机。

国内疫情暴发时,帕德博恩中国学联就迅速联系到我为留学生写几条应对疫情期间心理问题的建议。随着新冠肺炎在德国蔓延,我在驻德使馆教育处老师的指导下,和协会成员一起整理了一份《留德疫情安心手册》,其中有很多建议也是疫情期间我的切身体会,前文里也多有分享。是他们,让我有机会把自己感受到的爱和感动向更多人传递下去。

每一次灾难,人类的局限性和生命的脆弱都让我们感到恐慌和焦虑,它迫使我们努力前进,不断抗争,而爱和感动就是我们努力的勇气和前进的希望。

一天早上出门寄信,看到楼道口的门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Wir wollen helfen(我们愿意提供帮助)”,原来是两位年轻的大学生志愿为疫情期间有需求的邻居提供跑腿服务,并会尽可能地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接触,也欢迎更多好心人加入他们的行列。

这个阴雨连绵的星期六,因为这张小纸条,突然就明朗起来。(作者就读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心理学专业,系德国华人心理健康协会成员)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