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毕业遇到疫情,高校如何做好“摆渡人”?

发布时间:2020-05-20 作者:王洛忠 孙宗瑞 宋健刚 铁铮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 王洛忠(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发展规划处处长):

一是统筹做好学生的学业与就业工作,妥善安排好毕业生远程答辩等环节,确保毕业生按时完成学业。二是引导学生理性研判就业形势,扎实做好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转变就业理念,科学调整就业预期,广泛宣传并教育学生用好、用足政府稳就业的各类政策。三是构建就业工作合力机制,充分调动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导师、校友、家长等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的积极性,夯实院系和班级就业主体责任;高校要挖掘自身潜力,鼓励校办企业、内设部门等努力释放就业岗位,多种形式吸纳学生就业;高校要努力拓展校外资源,邀请用人单位和广大校友积极举办网络招聘会等,多措并举帮助学生就业。四是优化就业服务工作,运用智能办公系统开展网络签约、在线指导、智能测评等,确保便捷高效;督促各院系和班级建立就业信息员队伍,加强就业信息搜集、分类与共享,运用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全媒体做好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推送,确保全员覆盖;逐一摸排毕业生就业情况,建立个性台账,细化帮扶措施,确保精准施策。

@ 孙宗瑞(北方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求职进程被打断。北方工业大学创新举措、科学谋划,从学业、毕业、就业三个方面发力,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的“摆渡人”。一是稳妥安排学业。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利用好“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推动线上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紧密结合,制定形成了完备的考试考核方案,保障毕业生及时完成学业。二是统筹推进毕业。通过线上答疑、远程答辩等方式,科学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指导等工作,提前制定毕业答辩、学位授予方案,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按期毕业、获得学位。三是精心做好就业。建立精准就业台账,借助线上“云服务”,实现“一对一”远程就业指导和就业手续办理,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精心组织网上双选会、宣讲会,引导毕业生利用好国家出台的各类促进就业的项目和政策,做到“疫情防控不见面,就业服务不断线”,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 宋健刚(东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受疫情突发和经济下行等多种因素影响,加之毕业生就业规模的扩大,2020届毕业生就业难度变大。当毕业遇到疫情,高校应该做好“加减法”,为毕业生送上就业“大礼包”。一是就业招聘做“加法”。充分发挥教育部等部门疫情期间发布的毕业生政策、招聘平台等资源优势,协同校内外资源,进一步扩大就业市场,源源不断地为毕业生持续提供充足、优质的就业岗位。二是就业帮扶做“加法”。及时了解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重点关注湖北籍毕业生等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开通就业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热线等方式,疏导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为毕业生做就业心理“按摩”。三是业务流程做“减法”。利用“互联网+就业”的智慧平台,集成毕业生就业事务网上办理系统,简化毕业生就业事务办理的流程、时间,实现毕业生办理事务“不用跑、网上办”。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高校要成为称职的“摆渡人”,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一是善始善终,严把毕业环节。由于疫情原因,学生未能到校,许多常规工作难以开展,也给毕业环节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在这种特殊环境下,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考核、考察方法,保证教学水平不降低、教学要求不放松、教学内容不缩水。这既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也是对事业、对学生负责。二是加大力度,开拓就业渠道。高校应该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举全校之力做好相关工作。要充分调动社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竭力扩大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尽量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要加大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力度,帮助和辅导毕业生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树立正确的、符合现实情况的就业观,不放过任何一个就业机会。三是积极探索,创新毕业仪式。要因时、因地、因校、因人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毕业教育。要在做好防护、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推出新型的毕业典礼方式,给他们的大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