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岐黄妙手 杏坛良师——记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忠德

发布时间:2020-08-1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活动名称: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编号:38  姓名:张忠德

38张忠德--广东省.jpg

投身医学教育32年,他用满腔热情、谆谆教导谱写了一曲教育奉献之歌。在湖北抗疫一线,他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坚定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誓言,书写了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担当。

——题记

张忠德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急诊学专业教师,从事中医急症学教学32载,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既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又做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深受学生的喜爱。他待学生既是师长又似父亲,被亲切唤作“德叔”。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等荣誉。

38.jpg

宽严相济 如师如父

从教32年来,张忠德一直奋战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把育人贯穿始终,培养了一大批医德高尚、心怀患者的杏林学子。这些年来他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对工作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要真情实感,富有爱心;对社会要真诚奉献,不计名利。

有一天,张忠德来到教室,看见学生小黄趴在桌上打不起精神,双眼浸满泪水,原来小黄的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为了安慰日夜在悲痛中度过的小黄,张忠德决定把他带回自己家里住,一方面能时刻关注小黄的情绪,一方面能给他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只要小黄平日里没有课程,张忠德便带上他一起出诊,边看病边讲解典型医案,常常教导小黄,学医重医德,终生修两条:第一,学医要首做“高人”,即做人要“实”,要诚实磊落,才能业医重德;第二,学医要争做“大医”,即做医要“精”,要业精勤奋,才能尽好人道。他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把知识以合理的方式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从中获得满足,实现价值,这是教师的初心与使命,也是新时代教师潜心教书、用心育人的应然与实然。

张忠德尤其重视培养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小黄在跟随张忠德学习期间通过反复实践,在辨证候、立治法、选方药等方面耳濡目染,逐渐领悟了张忠德学术理论的精义和经验技术的窍门。

小黄在张忠德家住了整整大半年,无论临床和教学工作多忙,他每天都会腾出时间陪伴小黄。在张忠德如师如父的陪伴和开导下,小黄慢慢走出失去父亲的悲痛,他幡然醒悟:父亲若在世,肯定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师,自此下定决心学好中医。如今,小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中医师,他立志成为像张忠德一样忠于教育、德怀患者的新时代中医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时候,教育无须千言万语,在只言片语间,在举手投足中,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引导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在严格的背后,是他望徒成才的殷殷期盼,他用关怀让学生信心倍增,用爱心让学生扬起奋进的风帆。

2013年夏天,研究生一年级的小彭刚结束学校的课程,满怀信心地开始临床实践。第一次来到张忠德门诊跟诊,小彭没有按照医院规定戴领带,一进诊室就被张忠德整整教育了10分钟,一个大男生,竟哭起鼻子。接着开始跟诊了,有位病人拿化验单给张忠德看,张忠德问小彭哪些指标异常,小彭回答:“白细胞好像是……”话音未落,张忠德严肃地说道:“医学生跟其他学生不同,面对生命,不能说‘好像’‘可能’‘也许’等含糊不清、模凌两可的表达,不清楚就是不知道。”第一次跟诊,张忠德严谨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小彭脑海里,并时时激励着他用心管理病人、用爱呵护病人,对病人的异常指标尤其敏感,及时帮别人解释异常原因,且学会了如何高效地与病人沟通,临床实践能力迅速提升。

2014年,小彭进入临床实践第二年,突然出现了手指麻木、颈部僵硬,检查发现脑部长了“瘤”……小彭拿到报告后崩溃大哭,大半夜给张忠德发了信息,张忠德马上联系医院,为小彭安排住院,并垫付住院费用。由于小彭病情复杂,张忠德便亲自联系在国内权威知名专家进行会诊。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小彭最后确诊为良性病变。虽说是良性病变,然而是侵入神经系统,恢复起来也是相当漫长的。

看着遭受病魔折磨的小彭,张忠德亲自给小彭开了中药并熬好了放入保温杯里,拿给小彭叮嘱一定要趁热喝下。打开装满爱心的保温杯,小彭重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生命的敬畏。在张忠德的精心照顾下,小彭的病情也渐渐好转。

钻研教学 锐意创新

张忠德注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急诊思维和中西医结合急救能力培养。他在从事《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学》《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不断总结,创新性地提出“急救思路引导教学法”。在急诊教学中围绕“急救思维引导教学法”,把临床诊治思路推前至课堂,以急救主体思路为纲,强化急诊临床思维的培养,注重以“案例分析为核心,急救思路为主导”,分别采用案例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跨学科并行式PBL教学等教学方法,将中西医急诊的诊断要点与急救处理有机地融为一体,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学生能从课堂上的临床情景再现进行思路训练,重点落在对学生急诊临床思维的引导和培养。

在“急救思维引导教学法”实施中,强化“中医急诊救治特色”教学,又强调现代医学的诊断与急救,辨病与辨证结合,实现中医经典方法与现代医学前沿的结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继承传统中医急诊特色及中西医结合宝贵经验,从临床急救出发,找准中医在急诊急救中的切入点。

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他善用鲜活的临床典型病例,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启发学生的临证思维,善于调动课堂气氛,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运用网络课程、视频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和多样化,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深受学生的好评和喜爱。他积极引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综合评价学习效果,通过多种模式的考核制度,91.7%的学生认为临床操作训练与考核增强了动手能力,97.2%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巩固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90.8%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临床技能规范化,91.7%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完成实习工作。

“急救思路教学法”获广东省中医院管理成效三等奖,“急救思路引导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他专注“教与学”,坚持不懈提升线上教育水平。2005年,张忠德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急诊教学,成功申报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2007年获批广东省精品课程。在张忠德带领下,教学团队2010年开发了《中医急诊学》精品课程网站。自网站建立以来,学生访问率高,为师生构建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最新医学资料,成为教学模式的一种新选择。

2012年4月,张忠德建立了《名老中医防治传染病经验传承》网站,学生和教师均可进入网站学习和查询有关名老中医防治传染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为学生学习当代名中医防治疫病经验提供了海量资料,为中医防治疫病的传承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思路。同年,完成《名老中医防治传染病经验传承软件》制作,并获得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他还搜集、整理建国后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传染病诊治文献,对文献分类,供学生检索、学习名老中医防治传染病经验。建立《中医急症范例推理》系统,让刚刚接触临床的年轻医生和学生在面对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面较快地掌握其诊治思路和方法。

他全身心投入编写新教材,高度总结提炼教改成果。为了与时俱进地反映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最新成果,将“急救思路引导教学法”教学规律反映在教材中,他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带领教研室主编出版全国第一部《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教材,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该教材将中西医急诊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注重急救思路,使中西理论保持各自完整性的基础上,提供深度与广度适宜的知识素材,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打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中西医结合新型临床人才。

在抗疫一线书写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担当

2020年新冠肺炎来袭,张忠德于除夕当日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国家抗击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组副组长。他在大年初一带领专家组深入金银潭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院的隔离病房进行查房,摸索核心病机。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诊疗方案》起草组副组长,全程参与了第三版到第七版中医药诊疗方案的制定。作为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他为医疗队队员进行全方位详细授课:从患者初始状态到病情变化,从病因病机到诊疗方法,从疫情防控要点到战场规律演变。

“这里危险,让我来!”“积极作为,保护好队员。”在隔离病房,这些话张忠德常常挂在嘴边。

他把临床教学带到湖北抗击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带领年轻医生细查四诊,冒着被口腔飞沫感染的巨大风险,每个患者必诊舌脉。作为巡诊专家,他穿梭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援助病区进行教学查房,提出“扶正救肺”“肺肠同治”等创新理论,丰富了中医防治疫病的理论体系。

在武汉紧张的临床教学之余,张忠德及时组织队员总结新冠肺炎的治疗经验,优化中药处方;申请发明专利5项,其中“扶正解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入选广东省高水平专利,列入省重大抗疫成果。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牵头完成我国唯一一个抗疫中药新药“化湿败毒颗粒” III期临床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课题,出版首部中医专著《新冠肺炎中医医案精选》,总结了一线抗疫的实战经验。举行15场视频授课,对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以及国内同行培训超过10万人次。

为了平稳有序推进学生分期分批返校,张忠德积极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强化医校联防联控,共同为全省市各个学校开学返校提供有力保障。张忠德重点走访学校门哨岗、医务室、教室、学生宿舍、饭堂等疫情防控风险点,梳理和完善校园内感染防控措施,制定《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诊治流程》。他带领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为大学城各高校开通发热就诊绿色通道,建立发热就诊绿色通道群,将就诊、复诊学生的基本情况每日一报,打造教师、校医、医院的疫情防控完整闭环。

张忠德始终秉着“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培育杏林英才无数。如今,他们正如恩师张忠德一样,努力奋斗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岗位上,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