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提硬件,强师资,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广州越秀:让受援地共享教育发展红利

发布时间:2020-10-20 作者:刘盾 黎鉴远 张紫欣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以前小孩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路程,现在搬到惠泽家园后,学校离家很近,我们做父母的很放心。”从贵州黔南州罗甸县边阳镇交砚村搬迁到边阳镇惠泽家园安置点后,村民罗连海喜不自禁,孩子在距离惠泽家园2公里的越秀实验小学就读,学校教室宽敞、设施齐全。

2018年,越秀实验小学交付使用,有效解决了罗甸县重点集镇易地搬迁子女的就近入学问题。该校由广州市越秀区投入1000万元援建。越秀区育才教育集团对越秀实验小学开展组团式帮扶,打出师资帮扶、资源共享等组合拳,助推越秀实验小学努力实现开门就是好学校。

近年来,越秀区坚持尽越秀所能、应受援地所需原则,多方位多层次扎实推进教育帮扶工作。该区打出学校结对、组团式帮扶、教师协同发展等组合拳,帮5省9市、县教育强硬件、富内涵,让更多学生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精准发力帮受援地提升办学条件

黔南州长顺县第四中学很多学生离家较远,其中敦操乡距学校近两个小时车程。而原来学校住宿条件相对比较紧张。越秀区投入1000万元,在该校建成了越秀楼。目前长顺四中学生寄宿率高达99%,其中上千名学生住在越秀楼。

这只是越秀区努力帮长顺等受援地学校补齐硬件短板的缩影。近年来,越秀区教育系统抓好教育扶贫顶层设计,把补齐硬件短板、精准控辍保学等作为主攻方向,全力啃下义务教育有保障等教育脱贫攻坚“硬骨头”。

“仅依靠教育经验的简单移植,结果往往是‘授人以鱼’,我们要摸清受援地教育发展的痛点,精准施策。”越秀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学明牵头组成教育组团式帮扶调研小组,深入罗甸县边阳中学等受援地学校,实地了解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所面临的困难,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帮扶举措。

对口支援、帮扶的地区需求各异。越秀每年都提前深入调研,在互动中调整帮扶预案、目标,为受援地量身定制“一地一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越秀区73所学校还分别与受援地116所学校结对,区、校两级瞄准受援地教育薄弱环节,精准制定教育帮扶工作计划。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多方筹措,在复学前向凉山州盐源县工农街小学捐赠2000多个口罩、8支额温枪,还为每位学生准备了健康包。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是教育扶贫的一道必答题。越秀捐钱捐物,援建学校,助推受援地补齐学校发展硬件短板。近五年,越秀投入1.3亿元教育帮扶资金,努力让受援地校园建设美起来、信息化智起来,惠及近53万人次学生。

“输血造血”激发受援地师资队伍内驱力

在黔南州优质课大赛中,罗甸县第一中学化学教师李丹获得高中化学优质课二等奖。在李丹备赛过程中,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支教教师马淑建全程跟进指导,通过听课、评课,帮她优化理念思路、调整教学方案。

“师资是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变量。”陈学明介绍说,近年来,越秀开展教育供给侧改革,变“输血支教”为“造血兴教”,提升被帮扶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

黔南州罗甸县第一小学年轻特岗教师数量多,来源地广,如何为他们精准提供多层次的教育教学培训?越秀区东川路小学副校长马健到罗甸一小挂职副校长后,引导学校因校制宜,制定教师培育培训机制。年轻骨干教师通过跟名校、跟名师、跟名课,专业水平快速提升。

“我们选派精兵强将到受援地学校挂职支教,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引路人作用。”越秀区教育局副局长廖东介绍说,近五年来越秀区相继选派超过60名名校长、教师深入受援地开展一年以上的支教活动,通过师徒结对、教学引领等举措,构建传帮带机制,带动当地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越秀还依托区内优质学校建立教师培训基地,接收受援地大量教师前来跟岗培训、挂职锻炼。越秀区81个名校长、名师工作室积极作为,近五年帮扶受援地开展骨干教师培训超过5000人次,为受援地孵化了一批名校长、名教师。

广东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中心小学地处北部山区,教师外出学习机会不多。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针对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需要,利用网络开展远程互动研训活动。迳头镇中心小学教师杜显限受益于此,斩获2017年清远市农村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课堂大赛一等奖。

为让越秀的优秀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受援地教师,越秀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实现资源共享。目前,越秀区共享了近5000多个优秀微课资源、371节优质空中课堂课例。

组合拳让孩子在家门口入好学

2016年5月,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中学以全区最高分通过自治区素质教育评估验收,很多其他县区学校来借鉴学习。这得益于广州市第三十七中学援藏教师郭穗莹与援藏管理团队精准把脉开方,将越秀区现代化学校建设新标准、教学管理等先进经验引入巴宜区中学。

“单兵作战”的带动作用有限。陈学明介绍说,越秀将援助工作从分散式升级为组团式,选派优秀教育管理、教学人员组成团队,担任受援学校主要领导和管理、教学骨干。区内名校与受帮扶地学校通过联合办班帮扶等形式,助推学校之间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在当地打造先行示范的“领头羊学校”,带动受援地更多学校内驱发展。

数学曾是罗甸一中“越秀班”学生杨思思的弱项,广州育才中学支教教师李角猛采取分层教学法,为她针对性布置作业。在李角猛指导下,杨思思数学成绩提升很快。今年高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

从2017年起,越秀区教育局与罗甸一中联合打造“越秀班”,每年根据学校学科发展需要,精准选派3名教师到“越秀班”进行组团式教育帮扶。今年,“越秀班”47名学生参加高考,一本上线46人。

“精准扶贫不能‘遍撒芝麻盐’,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打造越秀班、种子学校等,促成点连成线、线动成面。”廖东举例说,边阳中学、罗甸二小就在组团式帮扶助推下,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成为县域内具有优质特色的示范性学校,辐射带动效果明显。

近年来,越秀区还引导区内学校基于受援地所需、自身所特,助力被帮扶学校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罗甸县等受援地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其中罗甸县、长顺县先后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盾 通讯员 黎鉴远 张紫欣)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