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赓续初心 共育“大国良师”的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2021-09-23 作者:王红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2021年高招录取工作落幕,一项相关统计数据备受瞩目。在全国多个省市,师范类院校的录取分数超过了许多“双一流”院校的录取分数,在一些省份甚至直逼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师范类院校成为考生志愿首选的现象显著增多。而这并不是今年的特例,充分说明了随着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变迁,师范专业的吸引力正逐渐增强,更多优秀学子愿意报考师范类专业,师范生生源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国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我国正以不变的教育初心和更大的责任担当,振兴教师教育、共育大国良师,充分发挥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现代化事业中的基础性作用。

p17教师培训中借助小工具互助式教学.jpg

教师培训中借助小工具互助式教学。王红 供图

好政策落实好,教师队伍建设走进新时代

中央4号文件的印发,以空前的力度将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抓住文件落地落实落细的有利契机,全方位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打通政策文件贯彻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深化教师工作领域的综合治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优化教师发展环境,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3年多来,教师队伍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呈现出许多值得关注并深入研究的新动向、新变化: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更为健全,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逐渐畅通。

中央4号文件的发布,拉开了新时代教师工作制度建设的帷幕。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振兴教师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一系列重磅文件,文件规格之高、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从整体上构建起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四梁八柱”,为新时代教师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同时,面对这些强师惠师好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狠抓落实,全力打通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中央4号文件印发后,教育部全力推进,并以部长“亲笔信”的方式对各省党委政府进行推动,各省也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组建省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先后制定实施本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20条”后,各地也把为教师减负当作大事来抓,紧锣密鼓地出台了减负清单。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更加顺畅,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

教师编制、职称评聘、人事管理、资格认定……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些教师队伍建设难题越来越考验教育管理者的智慧。传统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管理失效,如何通过系统性变革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教师工作治理现代化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纷纷推出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的“组合拳”“大礼包”“政策套餐”。上海市改革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统一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实施跨校竞聘、推动学区化集团办学,设置教师人事管理改革试点,鼓励校长、教师合理流动。贵州省面对疫情考验,通过加大事业编制挖潜、加强幼儿园教师招聘、支持民办学校吸纳就业,采取先上岗、后补证和特殊人才引进等政策“套餐”红利,既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也有效缓解了学校幼儿园的师资需求。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成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鲜明特点,在切实化解许多教师工作“老大难”问题的同时,教师管理体制机制逐步理顺,教师工作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内涵更加凸显,教师培养培训助推教师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提升。

“十三五”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长足进展,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各地在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加强教育学科建设、强化师范质量保障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务实举措。教师培训体系日趋完善,“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坚持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坚决落实扶贫攻坚,强化分层分类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

关注教师成长“痛点”、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成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福建省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完善教研体系建设,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强化教研保障措施,促进教研员在区域内合理流动。河南省为破解班主任的“本领恐慌”,以中小学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为引领,直击班主任工作痛点,带动班主任赋能增力,实现梯次化专业成长。广东省打造了省、市、县三级教师发展中心以及校、工作室五位一体教师培训支撑体系,建设了教师培训师研修中心、搭建教师培训质量监测平台,构建了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完整体系。

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社会生态更加优化,教师职业形象与尊师重教氛围进一步得到改善。

2020年12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位患有多种疾病、身体羸弱的女教师扎根边疆教育40余年,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随着教师国家荣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寻找最美教师、感动教育人物评选等相继开展,于漪、陶德麟、陈立群、张玉滚等一批优秀教师的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特别是,面对2020年初疫情考验,全国广大教师坚守岗位,成功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重塑教师职业良好形象的同时,也使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得以弘扬。

相应地,从中央到地方,教师待遇稳步提升。多地出真招、见实效,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的目标得到部分实现,乡村教师工资收入也实现了持续增长,教师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地位待遇的改善,极大提升了教师职业吸引力。

可以说,自从中央4号文件印发以来,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牢牢坚持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凝聚各方合力,在教师教育振兴、教师管理改革、助力脱贫攻坚、建设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但同时,着眼于未来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目标,教师队伍建设还要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强化师德师能、突破教师管理制度瓶颈、补齐教师队伍短板上下功夫。

p17 教师培训活动现场.jpg

教师培训活动现场。王红 供图

坚持优先发展,构筑教师教育发展新范式

振兴教师教育,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点任务。教师教育不只是教育发展的某一个热领域,而是关系基础教育质量的全局性的领域,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得到优先发展,做优做强。当前,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发挥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从师范院校本身来说,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一是坚持师范教育主业,推动师范专业发展的深层次变革。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除了落实好公费师范生招生政策,提高生源质量,更重要的是推动师范专业内涵变革,激发师范教育活力。当前应以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为抓手,引导师范专业回归初心,通过具有鲜明师范特色的认证指标来强化师范的专业属性,坚定自身的学术价值取向;通过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考核,引导师范专业重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发展的鲜活实践密切相连;通过三级认证体系落地实施,优化师范专业育人模式,形成开放竞争、持续改进的专业发展生态。

二是构建教师教育新范式,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当前教育快速变革和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让教师培训在教师教育中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教育实践需要推动教师教育由职前培养为中心向职前职后并重的双重心模式转变,建立职前职后教师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教师4年的职前培养与近40年的职后专业发展都同等重要。师范院校要认识到,教师培训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功能,而是其内生功能,是必然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华南师范大学率先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部,在体制上统筹职前职后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方面建立了以教师培训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师发展与管理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点,深挖教师培训内在规律,深化教师培训的学术内涵,致力于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范式。

三是组建发展共同体,做好中小学教师成长的精神陪伴者。对师范院校、研究教师教育的专家学者来说,应秉持一颗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初心,扎根基础教育,改变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隔空相望”的状态,联手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协同建设教师培养培训、职前职后衔接的教师教育模式,深入基础教育的学校,熟悉基础教育的实践,与中小学建立起协同育人机制,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始终处在中小学的场域中。大学学者要深入中小学校,与校长教师建立起发展共同体,做好他们成长的精神陪伴者。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通过发展共同体,让学者的参与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在其中发挥着“异质、感召、代言”的作用。作为发展共同体中的异质元素,大学学者可以帮助中小学校长教师转变思维方式,从一般性的原理推导到具体的实践应用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用学者的信念、教育情怀、价值追求和独立思考,感召校长教师在困难中敢于坚守;并用科学严谨的研究去点拨、启发和引导校长教师,透过经验和现象看到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此,学者要切实怀着服务基础教育的初心,善于倾听一线的声音,深入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去。

回归育人根本,做坚守师德的“新教师”

坚守师德,做遵循教育规律的“新教师”。师德是什么?个人以为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敬畏”,是对教育规律的敬畏。所谓师德,就是教师职业应遵循的道德,包括教育的“道”与“德”两个基本元素,“道”即教育的规律,“德”应该是行为准则,或者说是“做该做的事”。但在教育实践中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不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知,也不缺乏践行教育规律的能力,缺的恰恰是“做该做的事”的勇气。

这样说来,坚守师德并不复杂也不抽象,就是“做该做的事”,同时“不做不该做的事”。举凡那些教师失德行为,恰恰就是“做了不该做的事”。很多时候,“做了不该做的事”因结果的隐蔽性而不受关注。比如,我们明知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却因嫌这些方法费时费力而不愿做,宁可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去抓分数;我们明知学生应全面发展,须走出校园获得更多社会体验,却因担心安全隐患等考虑而继续选择“圈养”。这些功利性的做法其实都是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没有做该做的事。因此,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就应该是坚守职业道德,遵循教育规律,多做该做的事,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心怀美好,教好每一个普通的学生。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提出,教育通过培养和发展人类普遍需要的素质或普遍价值来实现理想的社会。这意味着,只有当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具有这种人类普遍需要的素质和价值观时,这个社会才是美好而幸福的。作为教师,我们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是教好每一个普通的学生,真正做到面向人人,有教无类,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反思教育实践就会发现,我们通常并没有把普通人作为我们关注的重要对象,总是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少数“优等生”。尽管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学生不过是中人之智,但总是对所有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甚至用少数天才的标准去要求绝大多数普通学生,致使他们慢慢在标准面前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快乐、失去了自信。因此,强调教育好每一个普通学生,就是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的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教育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教育不能成为少数精英服务的工具,不能忽视了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一位“新教师”,我们最朴实也最神圣的使命就是教育好每一个普通学生,真正为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立足课堂,做学生“核心基础”的培育者。当前,“双减”工作引发社会热议,其核心就是如何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究其根本,就在于多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偏离了“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体现为基础知识、基础经验、基本学习需求,简言之,就是为学生提供“够用”而不“过度”的教育。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出发,个人认为,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基础”,即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高持久度、高迁移度、高关联度、高依存度的核心知识、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只有从核心性、基础性出发,教育才不至于偏离轨道走向唯智、唯才、唯考以及“抢跑教育”。

为学生奠定人生幸福的“核心基础”,就要求教师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学生被动接受的“输入导向”教学模式,建立以“知识净化”为载体、“任务驱动”为手段,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不仅“善学”而且“善做”,对教学进行流程再造,构建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主的“输出导向”教学范式,实现深度学习,培养有智慧、有能力、有自信的学生。要打开视野、把握前沿、兼容并蓄,向世界贡献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

(作者王红,系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华南师大基地常务副主任、教授)(《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9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