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地方文化资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有效整合

发布时间:2022-10-24 作者:雷洪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的同时拓展教学资源,其中提升教学实效的首选资源是地方文化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高度契合,且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载体。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工作,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整合地方优秀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通过地方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渗透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凸显地方文化魅力,涵养学生尊重地方文化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人生态度的养成,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形成良性影响。另一方面,有利于历史文化教育工作开展。地方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历经岁月洗礼,蕴含着大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借助地方文化开展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同样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

如何发掘教学中的地方文化资源

深挖地方节日文化,丰富道德感知。传统节日中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会渗透许多地方文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收录了很多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内容。以“团团圆圆过中秋”为例,为了帮助小学生感知中秋节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开展“创意过中秋”主题学习,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收集有关当地中秋节独特文化的资料,将地方文化融入课程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也可播放“月饼是如何制作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当地人讲述中秋节传统习俗的采访,帮助学生认识到中秋节团圆的寓意。引导学生在课后参与准备中秋团圆宴,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了解地方语言韵味,激发爱乡之情。方言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元素,是地方文化的形象载体,方言学习可帮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特色。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学说地方语言并了解方言当中蕴含的地方文化。许多地方童谣也体现着当地人的生活情趣,教师可以此为教学资源,增添教学趣味性。另外,学校也可开展“学说方言”文化传承活动,集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资源,共同探究地方语言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借此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探索风俗文化,深化文化理解。地方生活习俗中同样蕴含着大量地域文化元素,将其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进行整合,不但能深化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近些年,许多学生在入学与毕业典礼上热衷于穿着汉服出席,但许多学生只是单纯地觉得汉服好看,却对汉服承载的文化内容了解不多。所以,教师在教学“彬彬有礼”相关内容时,可借机向学生讲述汉服演变史和穿着特征,让学生深入理解汉服中的文化底蕴。此外,中国饮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不同地方有着独特的美食,所以在教学“吃饭有讲究”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呈现地方美食,探究地方饮食文化。教师还可对“冬吃萝卜夏吃姜”等民间饮食文化俗语中潜藏的道理进行解读,深化学生对地方美食文化的理解。

体验民间游戏,强化规则意识。民间游戏中蕴含着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及道德伦理规则,广受人们特别是少儿的喜爱。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也有许多民间传统游戏的相关素材,例如“传统游戏我会玩”。在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游戏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交往和开展团队合作,强化学生规则意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择具有趣味性、容易操作且安全的地方民间游戏作为教学资源,比如滚铁环、弹玻璃球、丢手绢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强化规则认识,提升道德素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地方文化资源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

借助地方文化导入,培养学生兴趣。要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工作,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收录了许多与家乡相关的内容,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前,可借助地方文化进行导入。比如,在讲解“我的家在这里”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展示家乡美丽风景的图片,激发学生分享家乡习俗文化的欲望。借助地方文化进行课前导入,能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产生对所授内容的兴趣,更自然地融入课堂中。

依托地方文化设问,尊重学生主体。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受到尊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依托地方文化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顺畅地带领学生走进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探究。比如,在学习“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相关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上网搜索家乡不同时代的人才,并开展“我最敬佩的家乡风云人物”主题讨论活动,将不同时代的人物及其代表的地方文化搬入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联系地方文化实践,创新学习方式。我们所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将用于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多开展实践类活动,将综合实践和道德与法治相联系,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性以实现提升学习实效的目的。比如,在讲完“请到我的家乡来”相关内容后,教师可设计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与家长一起参观地方名胜古迹,收集地方民间故事。这样创新的学习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还能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与民族自豪感。

把握地方文化精髓,落实言传身教。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展中,需要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认识到自己是优秀地方文化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机结合的践行者,就两者如何高效融合要有自身独到的理解与把握,发挥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主导作用。教师应加强对当地地方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研究,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把握地方文化精髓,带领学生进行持续性探究,唤醒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对地方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教师还需要将地方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选择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的内容,将地方优秀文化全方位、系统化地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地方优秀文化带来的触动。

优选地方文化内容,健全教材体系。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兴趣喜好,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与课程目标进行有机整合,逐步拓展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选择不一样的教学素材,广泛使用图片、影像等资料辅助教材内容学习,重视运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形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认识到地方优秀文化包含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的文化,深挖地方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内容,结合时代特征对地方文化进行改编。

比如,在“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中,教材中并没有呈现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过多内容,教师可要求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一起游览家乡景色,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游玩经历,谈谈心目中的家乡风景文化。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促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在教学“家乡物产养育我”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知,通过理实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在教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时,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家乡的名人事迹,或是带领学生前往博物馆、纪念馆,了解先辈们的光辉历史,以此深化学生对名人精神品质的体悟,激励学生们好好学习,从小树立为家乡、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信念。

创新地方文化融入,以活动促美德。地方优秀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整合,一定要立足实际需要,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设备进行文化融入。比如,借助校园广播站,开展诚信、爱国以及普法教育等主题宣传活动;在线上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图文并茂且趣味十足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接触地方文化的同时接受道德教育。此外,还可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地方文化的魅力,这同样能达到融合效果。比如,在教学“我很诚实”等此类与“诚信”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名人的家风家训馆,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从而告诫学生要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之人。同时,还可创设多元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去体验各种道德层面的冲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道德推理与判断,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最后,教师还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心理需求及兴趣喜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采用竞赛、游戏、故事等趣味性教学方式,实现地方文化与课程知识的趣味性融合;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则可多采取交流讨论、主题辩论等方式传授课程知识。

综上所述,地方文化是独特且宝贵的生活教学资源,将其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不但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同时也能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有效培养,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本文教学案例分析指出,身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从节日文化、地方语言、民间游戏及生活习俗等方面去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同时采取借助地方文化导入、依托地方文化设问以及联系地方文化实践等教学手段,保证地方文化资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全面渗透,这既能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增添助力。

(作者:雷洪,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八一小学)(《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10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