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改变人生。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3财富管理B班的付斌文参加校园跑后,感觉人生变得很不一样。
这个两年前走路还气喘的“微胖少年”,就在几天前举行的校运会上,用9分13秒63的成绩再度刷新了自己在去年打破的宁波市大运会男子3000米最高记录,成为“长跑王者”。
付斌文的“七十二变”源于入校时的一个“减肥计划”:2023年入学那会儿,他身高1米74,体重却已超过150斤,“感觉越不运动越容易累”,而此时的他正巧遇上学校体育课改革、长跑社纳新和运动会报名,他给自己报了名,并立下“运动会前每天跑完10公里”的首个目标。
近年来,像付斌文这样的“微胖”新生不断增多,宁波城市职院基础课教学部做过一个新生体脂率调查,数据显示,2021级新生体重指数(BMI)位于24-27.9(超重)和超过28(肥胖)的就占新生总人数的20.3%,2022级为19.5%,2023级又涨到26.8%,这无疑给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敲响了警钟。
“体育课未必要在‘体育课上’上。”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叶宏武表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应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为此,宁波城市职院专门探索实施了《体育健康课程一二课堂融合实施方案》,其中设置校园跑、体育竞赛以及体育活动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为8课时(两年制学生为4课时),并将第二课堂完成情况分别计入对应学期的体育健康课程成绩。
这为付斌文的校园减肥计划提供了实施平台。他先从早晚各慢跑1小时开始,然后把速度逐渐提高。一个月后,付斌文不仅减了19斤,还意外获得那一年校运会3000米的第一名和5000米的第二名。
更神奇的是,比他仅快一秒夺得5000米冠军的大二学长还成了他的“长跑引路人”。2024年4月,付斌文经学长推荐加入校田径队,在系统指导和训练下,人生不断“开挂”:先在当年5月举行的宁波市大运会上以16分04秒的成绩打破男子5000米记录,后在2025年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以15分55秒的成绩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打破省赛纪录,再在8月份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闯进5000米和10000米赛项的前十强。此外,他还参加马拉松比赛,人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在我们学院,像付斌文一样通过跑步实现蜕变的同学越来越多。”宁波城市职院商学院党总支书记余泽锋表示,商学院正在探索以点带面,将校园跑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学院延伸打造了“青春酷跑”活动品牌,每周会公布校级TOP10和院级TOP100的跑步榜单,上榜者不仅能获得精美礼物,还能为所在班级赢得“商币”(一种职业素质养成“模拟公司币”),这种独特的激励机制,让跑步从个人坚持升华为集体荣誉。
一场以校园跑为牵引的育人方式变革正在系统推进。每天早晨课前1个半小时、下午课后1个半小时,该校学工线教师与体育教师都会双双来到操场,不仅有序组织指导,还将思政之“盐”化于课程之“水”。2025年,该校在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中优良率取得历史性突破,排名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10位。
“学生体质过关提升是学校体育工作最主要的目标,校园跑是学校最大的体育课。”宁波城市职院党委书记周国明近年来尤为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和教育教学情况,他表示,“要消灭零次跑,提高完成率,消灭不合格,提高优良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逐步形成校园文化品牌。”(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袁莹莹 金挺)

付斌文(前一)参加宁波市第十二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学校供图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