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为学“生”而教

发布时间:2019-01-03 作者:陈大伟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教师报

随着新的科学研究不断出现,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生活和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变将是唯一的不变”。对于变化,一方面需要穷则思变,见贤思齐以及为追寻理想美好的教育而变;另一方面,在种种的变中,思考教育有没有不变的东西,有没有万变不离其宗的坚守。寻找这样的坚守就是寻找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找到这样的坚守可以让自己的教育生活“脚下有根、心中有魂”。

几年前的一个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转述台湾地区高震东校长的话,“学生学‘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教育,让自己发现了教育原点——学生。

从对学生的理解看,狭义的学生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同伴的帮助或影响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人。学生到学校里干什么?不是学“考”,而是学“生”。他们要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这是学生到学校里的意义和责任。这也是教育和教师的使命,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各阶段各学科师生应该为此齐心协力。由此审视我们的学科教学,语文教师不仅定位于教语文,更应定位于用语文教学“生”。如果语文教学不能实现这样的定位,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这样的理解和坚守,可以真正帮助我们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基于教学“生”的理解,在教学中不仅需要考虑教学目标,还需要思考和审视这些目标的教学意义——对于学“生”的意义。基于教学“生”的教学设计,就需要挖掘和利用有利于学生生存、生活、生命的内容,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召唤。

学“生”意味学习“生长”,教育意味着教学生“生长”。与工业的“塑造”隐喻相比,我更倾向于农业促进“生长”的隐喻:教育面对的学生是有生命、有生长力的生命体,教育实现的方式是促进学生生长。

做教育要相信孩子内心潜藏着真、善、美的种子,教育的任务就是让这样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使学生生命中的美好可能性得以展现。生长自有其节律和规律,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揠苗助长。促进生长的教育不是任其自然,而是需要创造和提供生长的条件,防止“病虫”对学生的侵害。同时还要教生长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生长、学习成才。

促进学生生长的条件需要有一定的“生疏感”“陌生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到:“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我以为,教学效率=学生围绕合理教学内容的适度紧张的智力(或机体)和有价值的活动时间/教学投入时间。教学内容需要让学生保有一定的陌生感和新异性,教学活动需要对学生当下的水平和能力形成挑战性。适当的新异性产生吸引力,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为发展和改变提供基础。认识、理解了新的现象,形成和发展新的能力,心灵得到了新的充实和丰富,学生有了获得感和成长感,他们才会有继续学习、继续生长的愿望和热情。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02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