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问道课堂·语文教学怎么做

修炼语言素养的三个指标

发布时间:2019-04-08 作者:郭建珍 来源:中国教师报

多年来,语文教学的“老问题”一直存在,语文人对学科教学的新思路也层出不穷。正是在问题争论与实践改进的相互作用下,语文教学走向当下。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改进?语文教育人如何提升语言素养?本期周刊继续关注语文学科教学,从追问“怎么了”走向探讨“怎么做”。

前不久参加一个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武凤霞和张学伟执教的诗词录像课。相较于现场观课,看录像课的益处是便于立足全景视角,剖析课堂细节。这两节课引发了我对教师课堂语言的思考。

语言是课堂教学行为得以展开的主要依托,而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发展儿童的“语用”能力,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语言素养。理想的教师语言素养应具有三个指标:表述准确、措辞妥帖、形式丰富。

语言素养指标一:表述准确

语言是一种集体的“规约”,所谓表述准确,首要含义是语言规范,符合人们常用的句法习惯。这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语言素养要求,也是课堂上师生能有效沟通的前提。教师只有表述准确,学生才能听得清楚。武凤霞和张学伟的课上,师生对话自然、流畅,让人感觉舒适,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准确的语言表述。

语言表述准确的第二层含义是教师准确理解学生话语,并作出正确的回应。我曾听过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一课,课堂上有这样一个环节——

学生问:100个问号之后是什么呢?

教师答:100个问号之后就是真理啊!

从句法结构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语言表述是正确的。但是,结合课文内容来看,教师的回应是不准确的。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并不意味着100个问号之后就一定能诞生真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做到语言表述准确,除了使用规范的语言外,还需要进行充分的文本解读,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和内涵。

语言素养指标二:措辞妥帖

语言是个人的活动,所谓措辞妥帖,就是说话时用词恰当,符合特定情境,能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引导。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大多是即兴生成的。教师要能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做到措辞妥帖往往不易,因为在特定情境下,语言是依赖语感自然生成的。王尚文教授在《语感论》一书中指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望洞庭》时与学生的对话:

师:青螺是什么?

生:青螺是青螺山。

师:不对。

生:青螺是洞庭湖中像青螺的山。

师:这就是预习的坏处。好好想想,青螺是什么?

生:青螺就是青色的螺。

师:这就对了。

在上面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心中预设的答案是“青色的螺”,然而学生越过了教师预设的字面意思,一下子立足诗歌整体,体悟“青螺”的指代含义。教师始料不及,脱口而出“这就是预习的坏处”。教师之所以这样说,是特定情境下的“无意识”行为,是语感作用的结果。然而,立足整个课堂教学情境,教师这样说是不够妥帖的。

教师表达不妥帖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没能符合自己的预期。因此,教师在课堂要能做到措辞妥帖,除了修炼个人言语表达能力外,还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语文教学的意义,就在于顺应学生文本理解的起点和言语发展的规律,满足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力的发展需求。

语言素养指标三:优美丰富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既因沟通价值而具实用性,也因形式丰富而具审美性。所谓语言的优美丰富,是就其表达形式而言的。形式优美丰富的语言,不仅能生动地传达事物的内涵,还能唤起人们的美感体验。

绝大多数儿童在语文学习之前,就基本会使用母语与人交流了。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学习“语用”的意义指向是什么呢?就在于学习丰富的语言形式,提升语言表达的品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形式优美丰富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染中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语言的品质。

张学伟在执教《乡愁组诗》时,语言形式丰富而优美。例如在引入“乡愁”主题时,他说:“有一种距离叫遥远,有一种遥远叫思念,有一种思念叫回忆,有一种回忆叫乡愁。” 张学伟采用的语言形式是顶针,运用顶针修辞描述乡愁,不仅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酣畅淋漓地突出“距离”“思念”“乡愁”之间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让乡愁情感更显得强烈、深沉、绵长,更具打动心灵的力量。

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恰当、自如地使用优美丰富的语言是相当不易的,需要有高品质的语感作为支撑。教师如何才能具备高品质的语感?要广泛阅读,不断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同时还要在演说与写作实践中提升语言素养,使运用准确、妥帖、优美丰富的语言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

《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10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