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孟凡浩) 为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目标,探索学校文化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思路,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基础教育论坛杂志社、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省涉县教育体育局承办的“寻找中国好教育·县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暨学校文化建设高峰论坛”于5月25至26日在涉县举办。
“城市挤、农村弱”是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涉县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探索。开幕式上,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邢晟在欢迎辞中指出,近年来涉县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向教育倾斜,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走出了一条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聂延军提炼出涉县的四点经验:一是达成共识,形成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力的涉县力量;二是构建文化,铸就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灵魂的涉县价值;三是改革创新,探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路径的涉县方案;四是精准施策,落实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细节的涉县实践。
在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马振行看来,作为河北农村区域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涉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县域教育优质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两条主线,强力推进,精准发力,全县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堂文化和特色文化全面提升,为教育持续、优质、均衡发展积蓄力量。
与会专家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推动教育均衡进行了分享交流。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学校文化建设要注意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的有机统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北京市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王世元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的文化追求、教育发生的核心要素、教育发生的载体四个方面,用一个个简短的课堂案例阐释了理想的教育文化。
与会人员还实地观摩了涉县龙北小学、石门小学、索堡小学、第四中学等学校的文化建设成果。
《中国教师报》2019年06月05日第1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