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负暄琐话

《雨巷》与《蒹葭》

发布时间:2019-07-03 作者:张海燕 来源:中国教师报

前日读《雨巷》,看到“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不由得想到了《蒹葭》中“在水一方”的“伊人”。

“丁香姑娘”和“伊人”都是女性形象,一个忧郁,徘徊在南方梅雨季节的雨巷中;一个凄美——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美,但从主人公的苦苦追寻可以想象,北方深秋时节清晨的芦苇边,她遗世独立的优雅身姿。这两个意象是极为相似的,跨越时空,都让人又哀又怜,脱俗又悠远。

诗歌的外延在于主观情感在诗中的投射。“丁香姑娘”也许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位姑娘,作者想与她偶遇而不得;“在水一方”的“伊人”,应该也是作者苦苦追寻的一位姑娘,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两者都是爱而不得,所以忧伤、惆怅。但是,如果将诗歌的意象投射于更广阔的现实之中,“丁香姑娘”和“伊人”就又成了作者对理想的追寻,都是想得到而不能到达的理想彼岸。

《雨巷》的写作背景也已暗示了这一点,作者当时正是在现实社会中苦苦地寻找出路。至于《蒹葭》,作者与写作背景已不可考,参照王国维先生“人生三境界”的提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中的“伊人”正如“蓦然回首”的顿悟,是苦苦追逐的梦想,可偏偏“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这种对诗意多义性的解读,还可以根据读者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重新解构,这也正是经典诗歌能够历久弥新的原因。

许多人说戴望舒的“象征主义”手法深受法国象征派影响,似乎也不全是。戴望舒的文学发蒙肯定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其与现代文化、国外创作风格的碰撞中,逐渐形成具有自身代表性的表达方式。总体说来,《雨巷》和《蒹葭》在内在的文化审美层面具有延续性,《雨巷》正是承袭了《蒹葭》意象的象征性和多义性。

两首诗不仅精神内核有诸多相似之处,其外在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传承。在语音层面,两首诗都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具有强烈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体现在词句的复沓、押韵等方面,营造出回环往复的感受。

读《雨巷》一诗,押韵自不必说,第一节与最后一节除了将“逢着”改成“飘过”,其他词句完全一样。不仅是内容的首尾呼应、语言的重复出现,也正是音乐旋律的基本表现手段。同样,《蒹葭》虽然年代久远,语音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变,但现在读来仍然朗朗上口。而且,除了更改了几个主要的字词外,其余文字基本一致,将复沓的手法用到了极致。

其实,《诗经》在创作之初就是可以吟唱的歌词,诗歌与乐曲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相互生发的“伴侣”,《蒹葭》如此,《雨巷》同样如此。

念着两首唯美动人的诗句,思绪仿佛到了那个“雨巷”,期待着与那位“丁香姑娘”的邂逅;思绪仿佛又回溯数千载之上,来到“白露为霜”之时的蒹葭丛中,浅浅地念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悠悠不绝……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黄石市第一技工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9年07月03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