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给青年教师的信

总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做到

发布时间:2020-01-17 作者:谢 云 来源:中国教师报

“小圈子”老师,是一名成长中的青年教师,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成长”的共性,有生命拔节不能绕过的困难与挫折,也有一路奋进的永不放弃。谢云,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进修学校副校长、民间教师成长团队“知行社”发起人,多年来致力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以“行走抵抗停止”。这是一封谢云写给“小圈子”老师的信,也是一封写给年轻的你的信。通过这封信让你知道,你的努力,总有人看得见,总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做到。

早就想为你和你的文字写点什么,但你一再婉拒,说自己分量不够,怕承担不起。你说以前对教育不太上心,现在只想认真做点事,静心读点书——对此,我十分理解。你刚参加工作不久我们就认识,虽是一面之缘,但直觉告诉我,当时的你的确不太用心。但是,当你以“小圈子”的网名出现在教育论坛,当我看到你的系列随笔《新的开始》,我立刻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

“做一辈子教师”

那时在教育论坛,你是较早写教学随笔系列的,不断更新。在你的文字里,满是学校和课堂的点点滴滴,工作和生活的枝枝叶叶。琐碎、日常,却正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和味道。后来看你的博客,更新不算慢,对许多教育问题有思考、有想法、有见地。你曾在QQ里说,写博客受益颇多。再后来那个暑期,网络远程培训时,你任小组长,干练、阳光、雷厉风行——看到你,就知道什么是年轻,什么叫朝气蓬勃。

新学期的系列随笔,你命名为《逆水行舟》,我想这绝非心血来潮的随意之举。以你的聪慧,不会不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不会不清楚做这样的记录,会很累很累。但曾经的“思考和快乐”,让你再次上路。“我不可能做到最好,但我可以做得更好!”你说。

你任教的学校,我曾去过。在城郊,不算偏僻,但交通不便。下车后,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黄泥,碎石,坡道。晴天两脚灰,雨天满腿泥。你曾说:“有点‘红军过草地’的味道。”夸张,但不失真——我知道,有许多女老师,雨天上班总要带两双鞋,以便进校后换穿。

你教语文,当班主任,连续教了4个一年级。我听过一年级的课,满教室的孩子,那样小,总是叽叽喳喳,奔跑,嬉戏,闹腾而嘈乱。一节课听下来,头皮发麻,脑袋有些晕。当时我曾感叹,世界上最辛苦的或许就是一年级老师——从a、o、e开始,从人、口、手开始,每一点滴、每一笔画都得操心操劳。

你还负责学校教科室,教育科研、教师培训都得管。任务本已够繁、够重,而乡村学校编制紧,你还得时常顶课,时常加班,这当然更累,但你毫无怨言。你说“人活着,总要做些事”,所以坦然接受,认真对待。

你是主动选择当教师的,“当一名教师,是从小到大的理想”。而且刚上讲台,你就准备“做一辈子教师”,这实在难得。更难得的是,你那么认真。两天没站讲台,“心底竟有一种愧疚感”。

我能感觉到你的快乐——为付出有了回报,为孩子有了改变,为上了一堂满意的课,甚至为有了一点灵感,为有了一个教学的好思路。在你的文字里,不断出现这样的句子:“激动、兴奋,满有成就感”“这一堂课,是我开学到现在,自己最满意的”“每当孩子读书找到感觉时,我站着听,情不自禁地陶醉”“当老师,看见孩子一天跟一天不一样,真有成就感”……

做自己喜欢的事,心境当然愉悦。我曾说,一个教师,如果满怀痛苦地工作,他就会觉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与海角,也不是飞鸟和鱼,而是从星期一上午到星期五下午。但你不一样,在文字里,你不止一次感叹:“不知不觉,明天又是周五了,时间过得太快了。”

有这样的感觉,必会伴随更多的喜悦和欣慰——就像农民,经过汗水浇灌,看到庄稼喜人的长势,或者经过春夏,看到丰收在望的情形。你因此更加投入,也有了更多收获——公交车上,也在思考:“再次提醒自己:不要着急,不要发火,要微笑。”置身教室,听到孩子们读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次比一次有激情”,你说:“听着,听着,我陶醉地闭上眼睛,身体禁不住一阵颤动。”下课铃响,看到孩子们仍然高举的小手,你说:“我真不忍心说下课……”

这样的欣悦里,再苦再累,你也不觉得烦厌,再单调烦琐,你也能满是兴味,连批作业、写评语都能看到你的微笑:“我写的时候心情很激动,好像孩子就站在面前,我们轻声地说着话。”甚至,看到教室后面墙上的“展示栏”,你也满怀快乐:“张贴的字和画都没有贴下角,风一拂过,纸张‘沙沙沙’地响动,仿佛一首动听的歌。我觉得悦耳极了。”

你的文字简单朴实,却满透着微笑和温暖。看着、读着都觉得舒惬,仿佛置身春日的田野,一切都那么清新、美好——当教师的确累,但我相信,快乐的心境能消解身体的累。尽管有时你也感觉疲惫,但在你轻快的文字里,丝毫没有“逆水行舟”的吃力。

“教育不是复制”

你在行动,也在思考;你在尝试、探索,也在反省、总结。因此,你快乐而不盲目,你得意而不忘形。你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着清醒的认知:“教育不是复制,每一种方法并不全都适用所有班级的学生。我们班的孩子相对二班和三班而言,是好动了些,这也和我这个属猴的班主任有关。思维活跃是公认的,但也得培养他们在课堂安静倾听。”

而当你看到班里一个孩子有了微小的进步,就想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于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你说,这个孩子“能够找到学习的兴趣,并慢慢地转变、进步着就是成就”。所以在放学时,你特意给他送了一本童谣集,并签字鼓励。

工作忙,事情杂,但你并没有忘记读书。你说:“读书是内在的渴望。”你说:“焦躁不安时,我提醒自己读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你读了3遍。“每一次读,感悟都有所不同。”阅读时,你也不忘思考,拿书中的观点与自己的行为比对、反思。读到洛克《教育漫话》中的一段话,你说:“我欣赏大师的看法,假如我们想要教育孩子,就必须对孩子进行奖励与惩罚。错误的地方就在于,通常运用的方法不当。”

正因如此,你能清醒认识自己的状态:“学然后知不足。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的学识要求自然不在话下,但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我们能说完全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吗?我们能肯定地解答孩子提出的困惑吗?我不能。所以,我只能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你期望自己“行动时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思想时做一个重行动的人”。

“打起精神,继续”

普通教师,自然不免会遇到困难和麻烦。“每次面对一串困难同时出现,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挖洞’——挖个洞把自己藏起来,埋起来,连小尾巴也不露出来。”但你自己也知道,这想法“多么幼稚”:“所有的事情,都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完成,尽想着逃避,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打起精神,继续!”

读这些文字,能明显感觉到你的心态和心境。心态决定命运,心境决定环境,这样的话许多人耳熟能详,但真放进心里的人,不多——写这些文字时,刚好看到论坛上的一个热帖:《谈教师的良好心态》。许多网友跟帖,哀叹、抱怨者居多。让我忍不住回复:“如果抱怨能改变现状,我们一起抱怨。可是抱怨能够改变现状吗?不能,所以没必要抱怨——调整心态固然不能改变现状,也不能解决问题,但是心态好些,至少我们的感觉会好些。”

人生在世,大多数时候可能都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做任何工作,干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令我们完全满意。但既然不能改变,既然还在做着,就得调整自己、改变自己。“变了泥鳅就别怕泥糊脸。”许多年前,我的老领导经常这样教导我们——固然有些无奈,但真正明乎此理,确实能减少抱怨,多做事情。

你似乎也很清楚这点。你说:“心平静了,也就觉得人轻松了。”你甚至觉得:“心情好的时候,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十分养眼。”所以你说:“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但工作还得一件一件慢慢完成。”你说:“如果有一天,我不会宽容和微笑了,也就离‘下课’不远了。”

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情怀,在怨声载道的当下,多么难能可贵。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你在论坛里的签名:终于明白,一个人是无法抵挡所有事情的。有时候一朵白云的阴影,也会令人窒息。风轻柔地吹散阴影,小鸟轻松地衔走白云。微风可以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小鸟可以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你能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

是的,这世上有太多事情,我们未必尽能做到。比如说,改变世界或扭转季节。但是我想,这世上也总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比如说,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心境,做好分内的事情……

为此,写下这些文字,既是对你文章的应和与肯定,也作继续前进路上的共勉。

(作者系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0年01月15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