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十本书

向着理想的“瓦尔登湖”出发

发布时间:2020-02-24 作者:李 华 来源:中国教师报

形形色色的书籍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自身的感知和感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丰饶深邃的书籍,无疑是教师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是在聆听一个高尚灵魂的心声,更是在与一个优雅灵魂对话。潜心阅读不仅有益于教师专业成长,还能帮助教师丰富人生、陶冶情操,让教育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教育与雕塑异曲同工

《罗丹论》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对艺术家罗丹雕塑作品进行解读的著作。该书文字优美且内涵深邃,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思辨性于一身。可以说,里尔克用敏锐的洞察力“引领读者进入罗丹的世界,通过对罗丹重点作品的解读,勾勒出理解罗丹美学精神的三条主线:罗丹重新定义了雕塑与世界的关系、雕塑与空间的关系、雕塑与艺术家生命的关系”。万物之间是息息相通的,教育与雕塑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雕塑更注重表现和再现,而教育更注重塑造人本身。

阅读该书的过程,是我在思想和文字的纯美享受中思维和价值观深化升华的过程,精神滋养和现实思考接踵而来:从《罗丹论》中我读出了蓬勃的理想,“他的灵魂里实在有一种使他几乎浩荡到无名的沉毅,一种沉默超诣的仁慈,一种属于大自然的大沉毅、大仁慈”。

阅读的过程中,我恍恍惚惚不知道自己是在读罗丹的心灵,还是在读那些优秀教师的心灵。同时也清晰地看到,教育事业同样存在着“教育与世界的关系、教育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教育与教师自身生命的关系”。那些有教育情怀和报国之志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他们在工作中可能像罗丹一样“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只有这样的生命,才能够产生那么丰富和美满的行为;只有这样的生命才能够长春永健,不断地向着崇高的功业上升”。也正是因为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才让我们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何以成为这样一位“教师”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的阐述带给我极大的触动:“当我们最初听到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那些要求时,可能会发现,我们被那些外部的期望所围困,这些外部的要求扭曲了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我走上教师岗位后始终与纯真的学生在一起,一直过着满足、自如、舒心的幸福生活。直到十几年前,我被原单位(省重点中学)派往一所刚成立不久的民办学校担任管理工作,遭遇了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日子。当时的工作对我而言是一种考验,它已经与我的“圣地”渐行渐远。那时的我,脸上的微笑成为职业化的“秀场”。有一段时间,我的内心出现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我会产生这样的情绪?究竟我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渴望?我那“深层愉悦与外部世界深层渴望之间相遇交融的圣地”在哪里?

那段时间,我虽然遭遇了人生道路上最大的挑战,但是浸透在血液中的倔强注定了我的潜意识里没有“退却”二字,再苦再难都要始终坚守阵地。于是,我把自己的“苦修地”变成圣地,我遵循的应然法则是“必须做好眼前的工作,责任高于一切”!同时又考量了一下:究竟还有什么能打垮我的意志?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不断以阅读《教学勇气》给自己鼓气,努力回归完整的自己。虽然阻力还是昨天的阻力,我却不是昨天的我,不再纠缠和被纠缠——因为我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地,只管迈开大步朝它飞奔向前,让外在的“我”与内心的“我”在工作中渐渐趋于一致,直至把已经修炼标准的职业微笑真正变成发自内心的有生命的微笑。

“风雨中的美丽”与其说是一种状态,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和自我期许!

潜心拜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育自传》,发现以“感染人、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为目标的教师职业,“研究自己”也可以是一项纷繁浩大的工程,是一项对新生代的成长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不平凡的工作。通俗地说,“研究自己”就是把教育研究的视野由外向内、由表及里转向自身,从中可以参悟作为教师的“我”,今天何以成为这样一位“教师”,而不是那样一位“教师”。

在我的记忆深处,从开始记事起能够清晰地印在脑海中的事件并不多,然而能留下的都是那样刻骨铭心。这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不仅永生难忘,而且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严重”影响着我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以及对人的认识,甚至直接“主宰”着我的思维,“左右”着我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我的职业生涯。我希望自己能从童年起航,沿着记忆的跑道和岁月的航线,特别是以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作为停靠站点,稍作修整和补充燃料,让心灵能够更加沉着自信地展翅在今天的广袤星空,也能够更加自由诗意地翱翔在未来的茫茫宇宙。我希望通过内心不断的修炼,使自己能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一种谦逊的态度”和“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最终抵达庄子的“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生至高至美境界。

从静悄悄的思考到静悄悄的行动

“静悄悄的革命,即通过与事物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效果”。在阅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之后,我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我已经不满足于阅读、理解、反思、感悟,更希望在此基础上开展行动、实践,之后再阅读、再理解、再反思、再感悟、再行动、再实践……我知道这些变化源自教育经典与自己一贯的思考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大量鲜活、灵动的思想和理念。在它的照耀下,早就蓄势待发的行动已经不满足蛰伏,大有“跃跃一试”“喷薄而出”的强烈态势。

课堂上,我发现自己把视线更多地从书本、教参、练习转移到学生身上——看看学生的眼神是否有兴趣和专注,话语是否有自己独立独特的想法,上课的姿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聆听他们的只言片语,去了解他们的学习愿望和学习收获,去解答他们的困惑和疑问……我不断将学生的声音放大,有时甚至忽略了教学进度和教学重难点;我越来越多地发现学生在不断补充和丰富我的教学……我知道,“静悄悄的行动”可能一点也不静悄悄,它的艰难和曲折完全可以预见。但我还是决定出发,向着自己理想的“瓦尔登湖”出发!

让灵魂远离尘嚣

自愿或被迫,让自己远离。先是远离微信,继而远离城市,让灵魂远离尘嚣……

在乡下的日子,我躲在楼上静静地读书,读美国作家艾米·布鲁姆的《远离》。《远离》一书很不好读,虽然艾米·布鲁姆的小说充满了“富有张力的语言,令人惊讶的场景,敏锐的机智以及对于历史的动人视角”,充满了“哀婉、幽默、优雅以及不时闪现的令人心碎的美丽”,但是我读起来很困难。

因为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不同,因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然而,我感受到了作者刻意渲染的超越整个世界的爱——崇高的母爱和感人至深的爱情。

女主人公莉连因为是犹太人而全家被杀,幸存的她远离家园逃往美国,在异国他乡艰难度日。在生活比较稳定的时候听到自己年幼的女儿被救,为了与女儿团聚,她毅然只身穿越美洲大陆,穿越西伯利亚荒原。她遭遇的困难和曲折超出想象,但都没有瓦解她“拥抱女儿”的信念,没有挡住她勇敢前行的脚步。

远离微信、远离城市之后读《远离》,别有一番滋味。

后来因为朋友推荐,我阅读了台湾教授郑石岩的《生活禅径》丛书。这套书处处透露着恬淡和智慧,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空前的喜悦,不是狂喜,而是一种平和的喜悦,在我的内心渐渐生长出来。这套书不仅让我用一种更加平和、更加宽容、更加有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正视自己、尊重别人,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承担角色的意义与责任,并能应对自如地演绎好各种角色,同时帮助我“恢复心灵的自由,实现生命的潜能,披露生活的真相,看清人生的意义,活出圆满的人生”,使我能够清理心灵的尘灰,释放心中的重负,大大提高了我的人生境界,同时也涵养着我的气质,使我的生活更充实、生命更昂扬。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写道:“钝感力虽然有时会给人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其实每个人对世间万物的敏感和钝感是不同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烙印”。可以说,因为敏感和钝感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永无止境的欲望是人生奋斗的动力,驱使着欲望之人不断前进去达成自己的目标,但经过努力却没有实现欲望时,那种失望所带来的痛苦也异常强烈和沉重。人们常常对自己握在手中的东西表现得很钝感,不把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当成真正的幸福,而对自己无法把握的东西很敏感,充满期待和追求,把欲望的实现当成幸福。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由于自我认知而形成的钝感力是一种高度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在充满压力与挑战的生涯中,在最失望、最困厄之时,依然能看到远方摇曳着的希望之灯,鼓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最终抵达辉煌的终点。”

以马内利修女在《活着,为了什么?》一书中写道:“人的伟大和悲哀在于,他总是在寻找,不会因为现状和一些现成的信念而心满意足。”

母亲去世后,我最担心的是父亲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起居,希望可以更好地照顾他。但在父亲再婚这件事上,我一度有些困惑和焦虑。爱父亲,不是应该随他所愿吗?最终我尊重父亲的选择,正如以马内利修女所说:“有什么比得上双方彼此相爱,心灵、精神各安其所的伴侣关系更令人鼓舞的呢?”

人生之旅从直面问题开始

美国心理医生、作家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一套共三本,我拿到书时很喜欢,喜欢那素雅简洁的封面,喜欢那扑面而来的书香,更喜欢那随处可见的睿语慧言。作者在一开篇的序言中写道:“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是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读此书时我刚好教高三,已经到了冲刺的关键阶段,一场又一场的大考考验着学生的意志力和承受力,同时也考验着教师的耐心和韧性,可以说所有在高考链上的学生、教师、家长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高考倒计时100天时,学生在班级黑板报上书写自己的心声,我稍微估计了一下,出现最多的字是“苦”。许多学生渴望再“苦”100天,就能成就今后的幸福人生。许多学生认为只要现在奋斗了,人生就可以“一劳永逸”,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正因为人生的苦难重重,选择逃避是不明智的,逃避一时只能使困难叠加变成更大的困难,何况根本无处可逃。既然无处可逃,就应该勇敢面对。对待苦难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言,“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作为教师,应该努力让自己、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随后,读罗杰斯的《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不可避免地要审视内心、触及灵魂。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足以欣慰的是真实,绝不允许生活建立在矫情粉饰或自欺欺人的妄言和谎言的肥皂泡上。

这些年经历了许多事,见识了许多人,在平常和跌宕中感悟着生活的真谛,那便是:尊重自己,理解他人,是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坦途。

尊重自己,悦纳自己,经常聆听自己内心的呼唤。这些年来,我始终遵循着自己的价值观,完全接纳真实的自己,哪怕不完美、有缺陷。

理解他人,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在工作中设身处地多做几个假设,“假如我是我的学生”“假如我是学生的家长”“假如我是学校的领导”“假如我是班主任”……因为理解而不苛求,不从自己的主观立场出发固执己见,而是主动换位思考,真诚地为他人着想,可以减少许多人为的屏障,生活中的许多矛盾迎刃而解。

已不再年轻的我,曾经一度在教育教学领域处在高原期,突破瓶颈所面临的最大“拦路虎”就是理论匮乏和思维固化。没有科学理论指导,许多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摆在面前时,我应对的方法仍然是笨拙、朴素和幼稚的。正因此,这些年我不仅自己潜心阅读,还组织“1+1教师读书俱乐部”带领老师们一起读书,读的时候大家思考讨论如何将书中的思想、营养真正汲取,把他人的智慧化作我们前行的加油站和导航仪。因为阅读,我们真正做到“不断在追求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完善中体现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永恒的超越性”。

(李华,特级教师,福建省中学政治李华名师工作室和福建教育学院李华德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福建省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福建省德育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福建师范大学思政专业硕士生实践导师。出版专著《迷恋学生的成长》《亲历愉悦的课堂》等)

 十本书: 

《罗丹论》

〔奥〕里尔克 著

梁宗岱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教学勇气》

〔美〕帕克·帕尔默 著

吴国珍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静悄悄的革命》

〔日〕佐藤学 著

李季湄 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教育自传》

刘良华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远离》

〔美〕艾米·布鲁姆 著

李运璕 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生活禅径》三部曲

郑石岩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活着,为了什么?》

〔法〕以马内利修女 著

华宇 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2年版

《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

〔美〕卡尔·R·罗杰斯 著

杨广学 广尤娜 潘福勤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钝感力》

〔日〕渡边淳一 著

林青华 译

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版

《少有人走的路》

〔美〕M·斯科特·派克 著

于海生 译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教师报》2020年02月26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