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基地校打开教研“另一扇窗”

发布时间:2020-04-21 作者:邹 新 来源:中国教师报

农村中小学师资薄弱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软肋”。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基地学校建设是很好的路径。教研基地学校能为农村学校提供接地气的教研活动,为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参照;教研基地学校建设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共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教研机构要加强与中小学校、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电化教育、教育装备等单位的协作,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如何以教研基地学校建设为契机,在实现教研部门“重心下移”的同时,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培养爱学习、善思考、专业强的教研组长队伍。教研组长在学校常规教学、教科研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设教研基地学校过程中,我们每学期有计划地对教研组长进行业务培训;帮助教研组长明确新学期校本教研任务,制订新学期教研基地学校建设工作计划,完善工作措施;协助他们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指导教研组长完成教师业务档案、教研工作档案建设;学期末认真总结教研组长工作,对工作卓有成效的教研组长进行表彰。多种举措促进教研组长成为教学管理骨干、学科教研带头人;提升他们具有规划与开展区域性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的能力。

构建重实践、有特色、能引领的评价方案。制订教研基地学校的评价方案要以研、教、训、学为核心,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评价方案的实施要能做到引领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完成教研工作任务;全面评价教师常规教学工作,规范教师常规教学行为,在落实常规的基础上有创新;激励教师按时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培训,完成培训任务,基地学校每学期要有适合自身特色的校本培训,让教师互相交流,促进教师自我反思;鼓励教师加强专业自修,积极撰写论文、教育叙事、案例分析等。

评价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由教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基地学校及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组成评价小组,根据时间节点对教研基地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及时反馈信息,跟进反馈后的后续工作,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指导学校搞好教研基地建设。教研室根据评价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研基地学校建设中的步骤及措施,及时探讨问题的解决策略。运用评价与反馈机制推动教研基地学校建设有序进行,不断引领教师克服困难,积极参与教研基地学校创建。

实行研学结合、联群互补助力基地学校建设。教研基地学校建设是教研室工作的拓展延伸,它能充分体现研学合一的思想,有效弥补教研部门教学实践的不足。所以,在统筹规划好时间与空间的前提下,教研员要在教研基地学校任教,参与教研基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用行动进行引领。

教研室工作与教研基地学校工作有机结合,一方面为教研室工作提供新思路、措施与方向;另一方面让教研员通过实践与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教研员能力的提升。联群互补就是在区域内以教研基地学校为中心建连片教研学校群,充分发挥基地学校辐射作用,按计划开展听评课、教研成果展示、教研工作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区域内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水平,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便于发现教研基地学校建设的不足,明确建设重点,优化建设措施,加快建设进度。实行研学结合、联群互补,为教研基地学校建设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丰富了内涵。

(作者系湖北省巴东县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中国教师报》2020年04月22日第1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