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留守儿童,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贫困山区孩子的形象。实际上,城市里同样有许多“留守儿童”。比如,父母由于工作忙,平时把孩子托付给长辈照顾,父母只是孩子的“双休日爸妈”。又比如,一些生活富裕家庭,请保姆照顾孩子,孩子一年到头见到父母的次数有限。
这些孩子之所以成为“隐性”留守儿童,在于父母没有进行良好的陪伴。“隐性”留守儿童家庭,父母陪伴时间少,不仅影响孩子,也影响父母。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导致父母角色淡化,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地位低下,亲子关系冷漠。
儿童时期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孩子的成长出现偏差,会给整个家庭造成痛苦,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因此,“隐性”留守儿童现象不容小觑,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共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其中父母的作用尤其重要。
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这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孩子越小,家庭教育越显重要。基础打不好,健全人格难以建立。教育不等人,更不能依靠他人。
明晰家庭教育的内容。如今,许多身为独生子女的年轻父母,他们自己还不够成熟,更不清楚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合格父母需要树立以儿童为本、家长为引导的教育观念,需要知道孩子内心真正需要什么,孩子的成长真正需要什么。家庭教育要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
承担家长的责任。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的工作性质,对待家庭教育持什么样的态度等,都是源于父母心中的一份选择。心中有爱,自然就会流露出来;放下手机,自然就会看见孩子的笑靥。父母要认识到肩上的责任,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如果必须把孩子托付给其他人代为教管,父母也要慎重选择代管者,与代管者通过沟通,积极了解孩子的成长,与代管者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方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不能没有方法。父母还要拥有一颗走进儿童的心,需要一条走进儿童的路。
多方学习。“隐性”留守儿童的父母需要多学习,收听收看教育专家的讲座,多与教师或有经验的家长交流,全方位多角度学习家教经验,寻求儿童发展的教育契机。作为“隐性”留守儿童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但可以选择通过语音、视频的形式与孩子交流,并经常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意,同时教会孩子用言语动作回应父母的爱。久而久之,父母的教育经验不断积累,孩子的教育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以身作则。年轻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尽可能想办法多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别人代劳,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父母还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知道孩子的发展水平,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孩子的学习方式以模仿为主,这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则,从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让孩子读书,父母首先要爱读书;让孩子不玩手机,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父母做得好,孩子就会模仿父母的样子去做,家庭教育在无声中发挥着作用。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联丰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06月24日第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