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见

打开读懂学生读懂学习的大门

发布时间:2020-08-18 作者:本报记者 褚清源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育人只有和学生在一起才可能逼近教育真相,教育研究者也不例外。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陈静静就是这样的行动研究者。10年来她频繁走进中小学课堂,以“蚂蚁之眼”观察,以“蜻蜓之眼”审视,以“飞鸟之眼”瞭望,洞见了一线教师所未见的学情,然后与一线教师一道“以爱孩之心”检索虚假学习和肤浅学习,这样的努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上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生。

现场有智慧。我深以为然。创新成果一定诞生自日复一日的教学现场。只有在课堂现场才会“遭遇”更多的可能性,只有更多的学者从书斋里走出来,走到实践中去,走到距离学生最近的地方,教学改进、教育变革才可能更深刻地触及核心地带。

作为学者,陈静静本可以在书斋里做既定程序的学术研究,但是她毅然选择了在课堂上深耕教育,她的努力敲开了一扇门——一扇读懂学生和读懂学习的大门。

不懂学,何以教?当一线教师过度关注教的时候,学生的学就可能被遮蔽。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换句话说,在教育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是关于对学生的认识。

教与学的分裂,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一大硬伤。如果不蹲下身子研究学生,我们的教学就可能一直在落后里徘徊;如果说只有“始于学生”的行动研究才能更好地实现“为了学生”的教学目的,那么陈静静带领的研究团队显然做到了。

作为站在教学田野里深耕的学者,陈静静与一线教师共同备课、研课,并且常常下水上课,这种研究精神和行动姿态在当下显得弥足珍贵。在观察学情方面,陈静静团队在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学术成果基础上又做了新的发展——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LOCA Approach)。这一方法颇受一线教师欢迎。在我看来,陈静静团队贡献了一种课堂改革的新视角——课堂改革从学情观察开始,可以更好地赢得一线教师的参与。

如今,陈静静的新书《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正式出版了。这是一本携带着学术基因和泥土气息的书。书中所记录的一些案例和场景,我都曾经是见证者。我甚至认为,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学习共同体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学习共同体”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它一定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能脱离组织单打独斗,需要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打开心扉,分享各自的思考,如此才可能成为“共同体”,缺乏分享精神的共同体注定会走入死胡同。这本书的出版就是一次行动研究成果的集中分享。

学习共同体是近年来渐渐蓬勃生长起来的课堂新样态。走向深度学习的学习共同体是中国本土化创生的成果。之所以看好这一经验,是因为陈静静团队凭借自身的理论研究优势和大量一线教师的实践合二为一,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点燃了数十万教师的改革热情。一项改革只有赢得了最广泛的教师参与,才可能有生命力。

对于基层教师而言,做好理论准备课堂改革实践才会更加从容,才不至于盲目。那些缺乏科学理论做基座的朴素的经验,更像是建在沙漠上的楼宇,往往因为缺少完整的学理解释而陷入一种“裸奔”状态。课堂改革一旦陷落在技术主义中,就可能停滞不前。

诞生于课改年代的《中国教师报》被读者誉为“中国课改报”。她以“教师视角,课改立场”一直关注基层的课改实践,近年来报道了众多基层课堂改革创新成果。我们从长期的观察发现,建设理想课堂很多人都在努力。每一种教学成果都有自己的芬芳,而叠加在一起的芬芳才催生了教学改革的繁荣局面。

陈静静团队主持的学习共同体本土化实践是我们跟踪关注的其中一项重要成果。其最大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合一。在这本书中既有价值观的阐释,又有方法论的解读。书中收录了不少经典课例,包括学习单的设计、怎么进行课堂观察、高品质学习任务设计等在内的诸多方法,相信会让一线教师如获至宝。

尽管如此,陈静静在书中依然强调,她不是给一线教师提供方法,而是提供一种改革实践场,进入这个场就有了更多可能。她依然强调,学习共同体的愿景是保障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

而要保障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就要坚守学生立场。坚守学生立场,才是战略核心,其他都是战术细节。

这就是我的阅读感悟。一本书出版之后,它将属于每一个读者。我相信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位课改人,都会在自己的知识框架里完成一次全新的注解。我也期待这样的注解能链接到更多的读者。

《中国教师报》2020年08月19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