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实现红色教育课程化

发布时间:2021-07-06 作者:田作明 来源:中国教师报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红色文化的滋养,学校应该以红色为主旋律、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社会为实践场、以劳动为动力源,构建新型动态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清新高雅氛围、展示学生卓越风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课程设置应该以爱国主义为导向,以“党建+”理念为引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把学校建成“永远跟党走的红色校园”。课程开发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和选择,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达到课程主客体之间的理想效果。江苏省沭阳县南湖中学将红色文化与国家和地方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相互融合,构成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校园环境,营造红船文化氛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让红船文化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精神。学校加强硬件建设,打造红色景观文化,在可利用的墙面制作红色文化宣传橱窗,将红色内容的故事、图片、名言用宣传栏、 黑板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此外,学校还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处悬挂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格言警句,激励学生学习革命精神;学校还精心打造班级特色文化,体现年级特点、班级特色,让教室、办公室成为师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红色场所,提升学校场所的红色文化内涵。

体验活动,凝聚少年童心向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红色寻访讲党史”,利用双休日组织开展“学党史·寻访红色记忆”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寻访身边的老党员一起倾听红色故事,在寻访实践活动中,老党员根据亲身经历向学生宣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红歌歌会悟党史”,《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经典旋律在校园唱响;“青春仪式悟党史”,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点燃青春梦想,致敬建党百年”仪式,通过放飞青春、榜样青春、寄语青春、魅力青春、留影青春等环节,让学生投放青春卡、迈入青春门、共植青春树,在浓浓的仪式感召下认识青春的灿烂美好,理解青春的责任担当,学会珍惜和感恩。此外,学校还通过“大屏班牌学党史”“红色书籍学党史”“午间视频学党史”“升旗仪式讲党史”“笔墨丹青绘党史”“红色楹联悟党史”等系列活动,追忆党的峥嵘岁月。

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精选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边学边用。学校在此基础上开设红色劳动课程,模拟延安大生产运动,让学生学习种植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良好品质。学校还开设红色游泳课程,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讲述毛泽东畅游长江的故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开设暑期军训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引导他们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磨砺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开设道德银行,用“红心献给党、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关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善心留自己”的道德银行奖励机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坚持不懈探索“红船文化”课程化路径,“红船少年”已经成为学生最自豪的名称,学校也总结出红色课程开发的几项原则:一是传承性,学校要通过课程建设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升华;二是系统性,红色课程具有可感形态和可行路径,学校的红色教育才会更有感召力和感染力,才能做到以文化人;三是渐进性,将红色校园文化逐步渗透并转化为课程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沭阳县南湖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7月07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