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特级教师谈教学·翟立安

像倾听“花开的声音”一样倾听儿童

发布时间:2021-09-07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许多教师非常擅长讲,常常是“一讲到底”,缺少对学生的倾听。这或许是因为当年做学生时,专注于听老师如何讲,却很少关注老师是如何“倾听”的。所以,我们的“讲”是有师承的,而我们的“听”则缺乏有效的专业训练,一直处于自我摸索阶段。

一次,听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为了从情境中引入数字的加减运算问题,老师在教室内放了一些不同颜色的气球,并提问“看着教室内的这些气球,同学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被叫到的第一个学生是个男生,他回答:“红色的气球有7个。”正当他犹豫下面该怎么说的时候,老师叫了第二个学生:“你来补充。”第二个学生说:“还有5个白色气球、3个蓝色气球,还有……”话没说完,老师便打断:“这是数学问题吗?”随即叫了第三个学生。学生站起来盯着气球,然后慢吞吞地说:“还有1个绿色气球。”老师几乎要崩溃了,语气明显加重说:“同学们注意啦,我要你们提出的是一个数学问题!”此时,第一个男生高高举手站起来说:“红球7个,白球5个,问红球比白球多多少?”老师立即面带笑容地说:“对呀,你刚才站起来这么回答,不就对了嘛!”男生委屈地说:“我刚才是想这么说的呀!”

听到这儿,我的头脑里立刻浮现出另一个场面。一次,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当众访问一个小男孩:“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小男孩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突然间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做?”

小男孩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都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跳下去。”

现场观众听了大笑,但是林克莱特没有笑,他继续注视着小男孩,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小男孩回答:“我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的。”

当我们在听孩子发言时,我们真的会“倾听”吗?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曾说:“倾听儿童的声音是教学实践的基点”“倾听他者的声音是学习的出发点……杰出的教师无不在课堂上把精力倾注到由每个儿童的声音相互关联而形成的整体声音的倾听之中”。

在佐藤学的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教师善于倾听的故事。例如,山梨县久那土小学的古屋和久老师执教小学三年级综合学习课《成功养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古屋和久老师撤掉了讲台,坐在学生座椅上,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话语,因为没有距离,就形成了直接倾听的关系。而且古屋和久老师的视线与学生的视线“水平交流”,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深入思考,语言柔和且灵活正是这种交流的结果。再例如,滨之乡小学的福田悠之老师是“敞开胸怀的倾听者”。福田悠之老师任教二年级,她与每一位学生都建立了良好关系,并且具备了在课堂中选择绝妙教态的能力……在与学生对话时,福田悠之也会倾听学生自言自语,甚至未说出来的话语,福田悠之选择了对学生来说最为适切的距离,而且能够维持发言的学生与倾听的学生之间的联系。

可见,相信“任何一个儿童的发言都是精彩的”,像倾听“花开的声音”一样倾听儿童的发言,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不仅要有耐心倾听的意识,还要有善于倾听的方法与技能。上海师范大学陈静静博士提出,“教师要用耳、眼、心去倾听,听出学生的困惑,听出学生内心的需求,听出组内学生、组间群体的差异等,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安心学习、热衷学习”。倾听不仅用耳,而且用眼,更要用心,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只有教师在倾听中敞开自己的身心,才能听得见孩子的“心灵之声”,也才可能打开教育之门。

好的教学,正是在不断倾听过程中才可能发生。所以,我经常呼吁教师培训要开设一门重要课程——倾听课程。

(作者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区教研室副主任)

《中国教师报》2021年09月08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