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且行且思

师者须疑

发布时间:2021-11-16 作者:宋怀枝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为教师,我常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改错纠偏。但是,有时反思并不彻底,多年后才在某一刻突然醒悟。这种用时间和岁月换来的经验弥足珍贵。

从教多年,用“欲速则不达”这句话表达我的成长感悟最为恰当。初登讲台,我也有着初生牛犊般的热情和急切心情——课上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带着学生以最快速度完成教学进度,然后尽可能多地“刷题”,希望占得先机。

按照这个思路教学,我让许多学生取得了高分,但欢喜之余也常常为那些掉队的学生感到遗憾,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渐渐失去了对一个学科的兴趣,逐渐落后并最终放弃。

带完两届学生后,我开始反思: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帮助更多学生?也许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同一水平,但至少应该让他们体会“进一寸”的欢喜。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尝试放慢教学进度,课上努力照顾每个学生的差异。然而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差异教学确实存在不小的困难,我殚精竭虑仍不能完美应对。为什么要因材施教,不就是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吗?联系到高中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我也应该放慢速度,观照每个学生。

高中英语有着语言学科所具有的文本阅读一体性特点,学生经由小学阶段的语音启蒙和初中阶段以对话、简易阅读为主的初始阶段,过渡到较为成熟的文本阅读阶段。同时,不像其他理科的教学有明显的层次性和连续性,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忽略教学进度,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规划教学内容,而文本的选择和处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我一改往日教学作风,照顾更多学生的理解水平,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基础差的学生接受慢,但就像带着蜗牛散步,要有耐心等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我要做的就是不断鼓励。那么,走得快的学生会不会受影响呢?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后进生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华丽转身,优秀学生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竞争、互助氛围。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喜的呢?

2021年高考结束后,这一届“实验班”的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与往届学生相比有更大的突破。至此,我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当时如果自己没有反思,那么也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和自己的发展。

人非圣贤,反思让我们远离故步自封,避免错过最好的发展契机。一成不变的想法和做法貌似是安全的,但也可能是危险的。虽不能一日三省吾身,但师者须疑,时刻带着怀疑精神面对教学,或许某天就能收获醍醐灌顶的喜悦。

(作者单位系山西省晋城市泽州一中)

《中国教师报》2021年11月17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