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物语

竹菇须采满筐归

发布时间:2025-05-12 作者:陈志发 来源:中国教师报

“采竹菇去哟,采竹菇去哟!”耳畔是谁家的小孩在声声叫唤?童稚欢愉的声音缥缥缈缈,像水面上空蒙的雾霭,离我们那么遥远又那么近。窗外春光融融、绿柳如烟,正是采竹菇的好时节,不禁怀念起少时采竹菇的情景。

我生长的山村四面峰峦环抱,虽然偏僻、贫穷,但却有无限的乐事,采蘑菇就是其中一件。山上的蘑菇种类很多,香菇、木耳、松菇……终年不断,而我偏爱竹菇。

竹菇又名竹肉、竹蓐,《本草纲目》如此记述:“(竹菇)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大如弹丸,味如白树鸡。”清代诗人熊荣在《西山竹枝词》中写道:“乱峰排闼小桥东,修竹参差不计丛。二月南风一夜雨,钉头菇子满山红。”可我当时不知道这些,只是天天惦记着竹菇的美味。

等春雷响过、春雨已歇,我们这些孩童就会奔走相约去采竹菇。野外,绿满山川,子规啼鸣,水田里波光潋滟。空气是异样的清新,处处弥漫着青草的气息。一条田埂路上,我们背着竹篓、挎着竹筐,边嬉戏边向山脚下走去。

那时的山里,处处林木幽深。我们一钻进竹林,立刻就被笼罩在一片晦暗的氛围之中。眼前密密的竹子错综交叠,像无数道风雨不透的栅栏;脚下厚厚的枯枝败叶散发出腐烂的气息,踩上去松软如地毯。林里很潮湿,我们如猴子般蹲着身钻来窜去,不一会儿就残枝碎叶满身,样子狼狈得很。可我们顾不上这些,即使时不时惊起一些灰黑色的“田鸡”(其实是一种状如鹁鸪的鸟),眼睛也一刻不停地在地面上搜寻。

竹菇冠如伞,柄纤细,肉质厚实水嫩,颜色艳丽鲜红,有的零零落落散长着,有的挨挨挤挤铺展成片。当我们发现竹菇时,总是先为它们美丽的“芳容”所陶醉:阴暗的竹丛中,红艳艳的一片像撒了一地的玫瑰花瓣,又如铺上了喜庆的地毯,那种晃眼的绚丽让人仿若置身于彩云之上。竹菇有的刚顶开落叶,粉嘟嘟的似小孩的拳头;有的已亭亭玉立,绽放着如一把迷你小花伞;有的粉颈低垂,又似一个羞涩的小姑娘。我们兴奋地欢呼着,手却没有停,一朵一朵竹菇被我们小心地掐采下来放进竹筐里。

有时,地面上明明看不到竹菇,可是一把落叶抹开,竹菇就鲜亮地跳进眼帘,让人想起那些“千呼万唤始出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丽诗句——甜美之中,又多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当然,我们有时也会为争抢同一片竹菇而闹别扭甚至“武斗”,结果不仅把那地上的竹菇踩烂糟蹋,有时还把筐里的竹菇也倾倒在地。

但是回家的路上,每个人的筐篓还是装得满满的。红艳艳的竹菇放肆地在春天里招摇着,引来旁人一束束艳羡的目光。我们就在这样的目光中昂着头,一张张红通通的稚嫩小脸灿烂得也如那些竹菇一样。

采竹菇让我们欢天喜地,吃竹菇也让我们回味无穷。

竹菇可以清炒,也可以晒成干后炖肉,但最美味的还是竹菇汤。做竹菇汤时不必放什么佐料,只待锅中水一开,就可以倒入洗净的鲜嫩竹菇。当水又沸腾时,用淀粉稍作勾兑,加盐、加味精,出锅后再撒上几根绿葱就可以上桌了。

此时,红艳艳的竹菇静静地悬在碗中,如金鱼嬉戏柔水、彩蝶翩跹碧空,更像一个身着霓裳的绝色仕女,拖着长长的水袖在月下轻歌曼舞。那些绿油油的葱段,便是横笛,便是侍从,便是翩翩一少年了——这哪里是一道菜,分明是一件传世的刺绣珍品。

享受不仅如此,当汤汁入喉才能真正体会竹菇的美味。竹菇滑过喉咙的瞬间感觉是那样细腻而温润,有如丝绸轻拂、幽兰穿堂一般,让每根神经都被触动得缠绵无限、柔情万种。有时竹菇会像泥鳅一样,还没品出它的味道就滑进了肚子;如果舌尖轻轻咂品,淡淡的清味过后,便是绵长、厚醇、浓香的感觉,稍一呵气仿佛整屋都溢满竹菇的香味。

这种感觉,不是任何调味剂所能调出来的——那是一种野性、自然、原始、泥土深处的芬芳。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德兴市花桥镇中心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5月14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